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蔬菜;潼南;油菜(8)

了巨大的产量差。

秦优7号平均亩产210kg,这已经是一个极为优异的产量,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中。

但天油6号的表现却更为离谱,平均亩产量约290kg,每亩差了80kg,160斤!

按去年国内油菜籽价格2元斤,每亩就是320元的差距!

起初,当地以为搞错了,毕竟承担这一千亩高产示范的土地都来自一个合作社,统计时出错很正常。

不过赵华知道这没有错!

“这就是天油6号的实际产量!”那一天,赵华当着众多人的面自信的说出了这个结果。

崇龛镇有3万多亩耕地,基本采用的都是水稻-冬油菜的轮作模式。

但这3万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公司企业、种植大户,集中在一起打造了3万多亩的油菜海。

天油6号的产量很快就传了出去,并一一得到了验证。

因为除了参与高产示范的这500亩,也有其它大户出于天禾的名气,或者好奇等因素,试种了一部分天油6号。

所以,想要证明并不难。

有些管理精细的大户,平均亩产甚至突破了300kg!

每亩可以多收入360元。

这样一看,每亩投入60元的种子费用似乎也不多。

从那以后,天油6号在潼南就火了。

秦优7号迅速被天油6号代替,就像原时空,数年以后的当地人有了庆油系列,秦优7号一两年内就在山城消失。

有点像嫖客提起裤子就走,但其实这是时代的进步。

亩产300kg的油菜在十几年后同样会让人竖起大拇指,但并不是望尘莫及,是能在大田里看到的,听说的就更多了。

但在这个时代,亩产300kg会让人感觉很浮夸,甚至怀疑是虚构,就像是五六十年代的‘放卫星’。

然而,它切实发生了。

不止是单产,天油6号的油菜籽压榨出油率也达到了惊人的50%以上。

当年去年冬油菜播种时,天油6号就占据了崇龛镇,占据了潼南。

赵华将车开上了一处高台,人工和机械在田野里交织出丰收画卷。

很快,他就从销售经理、种植大户那里得知了潼南今年的油菜籽情况。

“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预估全县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