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反击的蔬菜种业(5)

卖到3元。

夏俊在心里估摸了下,李世农建的是超级大棚,一个棚就是10亩地。

他打听道:“这一个棚今年出了有二十万斤没?”

李世农咧了咧嘴,笑道:“快三十万斤了。”

“还差点啊,嗯?”夏俊刚开始听成了快二十万斤,以为没到,但很快反应过来,“三十万斤?!”

杨言也瞪大了眼的听着。

“差不多了吧。”李世农有点不确定究竟到没到三十万斤。

但这已经足以让夏俊和杨言目瞪口呆。

你这不是亩产三万斤很稳,这已经是他娘的板上钉钉了啊!

这可还有一茬果呢!

算上第三茬,可能要摸一摸四十万斤的门槛了。

杨言嘴唇微微发苦,难怪能开宝马来种菜。

“你这至少已经卖了60万元。”

“岂止啊。”夏俊问:“李总,你另外三个棚都种了啥?”

“黄瓜、苦瓜、甜椒。”

“没种番茄了?”

“天禾最近没出番茄种子吧。”

合着你只用天禾的品种了吗?夏俊微微皱眉,预感到了事情的难缠,他现在想提瑞克斯旺,但又不好提。

憋了半天,只能从种子和种苗价格上入手,主动提出了降价。

李世农只是说会考虑,但夏俊清楚没戏了。

仅茄种而言,两者的产量差距悬殊几千斤,这就是一道鸿沟,不是单纯靠降价能解决的。

就像几年前,国产茄子大约2分钱每粒,布利塔可以卖到七八毛,三四十倍的差距。

但农民还是选择布利塔。

说白了,农民就是看重效益,而现在天禾的种子种苗也不便宜,一亩种苗费三四千元,和布利塔相当,但效益却好得多。

对瑞克斯旺来说,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在外走访了一段时间,夏俊和杨言回到了青岛即墨区,瑞克斯旺华夏总部在这里。

不仅建有实验中心,还拥有数十上百个玻璃温室、冬暖式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用于科研和生产种苗。

夏俊写了一份材料报告,交了上去。

各蔬菜产区的信息不断汇集到瑞克斯旺(青岛)总经理孙威的桌上。

瑞克斯旺早就走出了鲁省,在国内豫、冀、苏等蔬菜产区都有他们的经销商队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