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欧洲种业并购计划(4)

农田、牧场、森林相互交织,郭阳和陈云鹏在林荫下走了一会儿。

没有可用于销售的种子是天禾出海面临的最大问题。

即使更受重视的美利坚,也只有两个商业化品种,还是在天玉系基础上培育出的品种。

但大洲与大洲之间,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完全不一样。

在国内表现好的种子,出了国后,水土不服才是正常的事,需要一些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天禾设想的一种模式:在国外种植区搞研发,在国内制种生产,再加工出口到国外。

这样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既赚到了国外市场的高额利润,又利用了国内制种成本低的优势。

现在看,难度有点太高,第一步研发都还没彻底跨过去。

即使是跨国巨头进入国内,也大多都是研发、生产、销售都放在国内。

先锋公司用了18年才培育出了一个先玉335。

正常的育种方法,想培育出一个超水平的种子,难度的确很大。

陈云鹏的心态倒保持得比较好,可能也和经历了那么多事有关。

人也变得很沉稳,这种状态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聊到最后,郭阳才表露了目的,“欧洲市场还缺一个负责人,有兴趣没?”

“我吗?”

“对,今明两年有一些种业上的收购,需要信得过的人把关,我觉得你挺合适。”

“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

“呃不感兴趣吗?”

“没这个意思,挺感兴趣,只是有点感慨,你说当时我不买你的留学名额,又会是什么模样?”

“你嘛~要么是大官儿,要么是官二代,每天胡作非为,胡吃海喝~”

“哈哈哈我做生意不行吗?说不定比嘉禾还要庞大!”

郭阳鄙夷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在说‘你,不行。’

陈云鹏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没这个证明机会了,但也许可以在欧洲再造一个天禾种业。”

郭阳这才笑了,“不求比得上天禾,只要在各国都吃上一块肉,也足够养肥很多人了。”

在布格多夫呆了两天,给陈云鹏交待了一些种业收购的事宜,本该瞿阳来做这事,但他的主要精力在美洲。

欧洲种子市场很大,荷兰、法国、德国既是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种子市场很活跃,其它国家也都有很大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