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章 河流湿地(3)

另外,还有冷杉。

不过冷杉树还小,发挥的作用尚且有限。

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反转,也许再过几年,流域内年降水量的变化还会更明显。

严格说来,红旗河已经在施工了。

疏勒河就是红旗河的一段,而且是连接罗布泊,并最终与塔里木河相连的重要河流。

黑河、石羊河也同样是红旗河的一部分,嘉禾动不了其它的,但省内的几条河流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看了一上午资料,郭阳对嘉禾生态的进度也有了了解。

计划中的300亿投资约用了200亿,敦煌西湖湿地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

其实嘉禾生态在湿地内的动作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水的问题。

除了河道恢复和植被栽植,200亿有一大半都用在了节水滴灌和休耕的补贴上。

解决了水的问题,剩下的就顺理成章了。

但郭阳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连通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

这是早晚要面临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方案。

当他思考得入神时,敲门声响起,郭阳抬头看去,是毕强,穿着短袖短裤就来了。

“才从外地回来?”

郭阳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又来到茶桌边坐下,烧水、清理、泡茶一气呵成。

毕强也在他对面坐下,抽了张纸巾擦了擦汗水,“对,从山城回来,高山蔬菜应该是成了,特意来给你说下。”

“那倒是挺不错,比我想象中快。”

郭阳将泡好的茶放在毕强身前,毕强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被烫得直咧嘴。

“其实很多事只是没人去做,山区里的市场除了种子商贩,大公司基本没人去,更提不上什么技术服务。

天禾去了,只是把以往田间三会那一套拿出来,再有肯配合尝鲜的农户,这事就成了。”

毕强说完,又吹了吹,这才把一杯茶喝完,郭阳又给续了杯,“尝鲜的农户赚着了?”

毕强笑了笑,“高山蔬菜区今年多少都赚了,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今年山城、武汉等多地要么气温高得要命,要么就是暴雨,平原和丘陵地区根本出不了菜,能出菜的高山和高原都赚了不少。

只不过天禾的种子在一群土鸡瓦狗里,显得极其出彩罢了。”

把山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