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再创新高的粮食产量(3)

入还要高些。”

“还不错。”郭阳说:“这么看来,在乡下当个农民,有个几十亩山地,日子也可以过得不错。”

唐卫华说:“除了累,收入可比城里大多数打工人收入高,现在返乡的中青年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这是好事。”郭阳笑道:“大西北这么多地,不多吸引点年轻人来,这树可能都不好种下去。”

“哈哈,也是,等红旗河通水了,国内的能源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吧。”

“现在其实已经解决了。”

国内很早就有种植2亿亩能源林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差不多已经完成了。

只是部分还没进入产果期。

单这两亿亩全部进入丰产期,国内的进口原油就要减少百分之六七十。

更何况红旗河。

届时种植文冠果和麻风树的收益就会降下来,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是稳赚的局面。

只是苦了产油国。

途径定西时,郭阳还特意去看了看马铃薯的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定西的马铃薯产业链已经极其成熟,列车满载着田野的希望和农民的期盼,过黄河、跨长江,定点、定量、成规模地走向全国的各个市场。

天薯系列也成为了知名品种,不仅在国内销售,同时也出口到海外十几个国家。

不过相比其它种子天禾系的一家独大,在马铃薯种薯领域更多是百花齐放。

天薯只是添砖加瓦,但这样郭阳反而更轻松自如一些。

在种子商店的干涉下,全球尖端种业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科幻时代,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眼前的‘金蛋蛋’,让郭阳有种踏实感。

同样的踏实感,还有再一次大丰收的粮食。

京城,农业部。

现任种植业司司长罗瑞云正在看着一份测产报告,“数据确认准确?”

粮食监测处处长许师泽也有点迟疑,“这次整合了遥感与gis、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进行产量预测和修正,应该会比较准。

不过,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台账与基层还没上报,未进行交叉验证。”

罗瑞云:“加紧验证,有数据偏差赶紧修改。”

许师泽:“是,司长。”

两人心里都在嘀咕,这粮食产量怎么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速呢。

这次可是10亿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