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3章 这才叫乡村包围城郭(2)

容叔叔作为殿前司一系的名门之后,难道真的就不如他王全斌一个沙陀人么?”

慕容嫣吐槽道:“我爹肯定是不输给王全斌的,这几次一直让他那个沙陀人做主帅,我爹也是不太服气的。”

“是啊,第一次灭蜀,用王全斌如果还可以说是朝廷考虑不周,这第二次平叛还用王全斌,在我看来这就是故意为之了。”

“为什么呢?因为大周朝的士大夫们大多都是与豪商巨贾们有所勾连的,但他们勾连的却是扬州的,开封的大商人,尤其是茶、桑两项,更是重要的税赋来源和财富来源。”

“苏节帅,您久在江宁,江宁乃是现如今咱们大周真正的缫丝中心,想来这其中的门道您应该是最清楚的,敢问这江宁绸缎,相比于蜀中之绸缎,质量上会更加华美么?”

“这实话实说,江南丝绸,相较于蜀中丝绸,确实是远有不如的。”

“是啊,所以,朝中有人想彻底毁了蜀中地区的商业环境,想要让江南商业集团彻底的吞并川蜀商业集团,或许才是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吧。”

“对朝廷来说,扬州与开封的大商贾无疑也更容易控制,没有剑门天险,也不容易变成割据政权。”

这些问题刘大炮也是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他想的这些东西对不对。

但是从事实上来看,原本历史上,宋朝以前,成都一直都是全国的丝绸中心和茶叶中心,但宋朝以后,这个中心确实是东移了。

甚至于绝大多数后人一提起丝绸首先想到的都是江南丝绸,苏州的刺绣杭州的丝绸松江的棉布,成都好像后来慢慢就没了音了。

成都这个原本一等一的富庶之地,慢慢的就落在了杭州之下了。

再说五代以来中原政权对商业虽然重视,但管束也是很严的,盐铁司和度支司就是干这个的,换言之自后唐至北宋,虽然一直都是商品社会,却从来都不是自由市场经济。

在这般有意压制,川蜀地区的商人自然是极其难受,再加上王全斌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自然也就会有所反抗了。

而记得原本北宋历史上,赵匡胤选择伐蜀的将领虽然也是王全斌,但赵匡胤毕竟是担得起雄才大略这四个字的,早在王全斌进兵之前,就反复强调不许他入川之后砍桑树,不许欺辱百姓,只是王全斌没听罢了。

再后来四川叛乱之后赵匡胤的第一反应是花钱安抚这些所谓的反贼,拨下了好大一笔救济款,只是这笔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