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我有刀!(1)

历史上朱元璋处理胡惟庸案,虽然是以涂节上告为起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证据。

只是涂节大概率受朱元璋指示,仓促告状,随即老朱就立即动手。

这就相当于先射箭再画靶子,后面的很多证据其实是老朱在处理了胡惟庸之后,才陆续查出来的。

所以导致包括谋反在内的诸多罪名,颇受争议。

但如今却不同。

朱标他们就是为了针对胡惟庸而来,派人暗中调查了一个多月,又策反了胡惟庸以及诸多贪官家的奴仆,各种罪证都已经掌握清楚。

可以明确的是,造反是子虚乌有,纯粹是老朱捏造以扩大杀戮范围。

然而贪污受贿、擅弄权事、构陷重臣、欺君罔上以及随意断绝刑部上报的各种生死案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刻朱标于早朝突然发难,并且拿出罪证,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顷刻间下面那些贿赂胡惟庸的臣子们跪倒了一大片,痛哭流涕请求着太子的宽大处理。

归根到底,还是胡惟庸有些得意忘形。

以为受老朱宠信,就可以肆意妄为。不管是贪污受贿还是欺君罔上,都做得十分张扬。

朱元璋特意设置通政司,全国奏折公文要先送到通政司,中书省发的文也要送往通政司,由通政司记录之后,才会送到中书省或发往全国。

而胡惟庸作为丞相其实是有权力对送上来的奏折进行批阅,给出自己的解决意见。

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的意见就是最终意见。

他给的只能算是参考意见,所有经过中书省批阅后的奏折都要送到朱元璋那进行最终审阅,老朱认可才能下达执行,若是不认可,决定权在老朱手里。

胡惟庸私自批阅,不把这些奏折送到老朱那,而是直接发往通政司,让通政司作为朝廷命令下达,自然就严重侵犯了老朱的权力。

因而这些事情早就记录在案。

如果老朱不计较的时候,就不算什么大事。可一旦老朱动了杀心,每一条与通政司的对照不符,那就是一道道催命符,能要了胡惟庸的命!

便在这样的攻势下,下方胡惟庸已经彻底瘫软在地上,双目无神,浑身如筛糠般抖动,早就已经不知所措。

可要知道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波和第二波攻势,主菜可还没上呢。

就看到角落里又走出来一人,那人步伐略显蹒跚,走到玉阶下方跪下,声音虚弱地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