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好东西啊(1)

当天大朱棣和朱云峰一直谈到深夜,谈论着政治制度设计。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大朱棣受益匪浅。

不仅对权力运行逻辑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理清楚了官僚组织的上下架构。

古人在这方面不是没有研究,但没有进行系统性归类和分析。

比如皇权和相权争端,对于皇帝来说,只会本能感觉到这是自己权力被冒犯,却不一定能察觉到为什么能冒犯到他。

所以很多皇帝即便是处理了宰相,可集权也只是一时。

一旦老皇帝死了,新皇登基,在原本的旧有规章制度下还是有相权侵蚀皇权,以至于出现权臣的情况。

朱元璋就属于看问题比较深的皇帝,选择彻底终结丞相制度,但他却总结不出其中的原理,因为他是天生的政治家,不是理论分析家。

朱棣同样也是天生的政治家,天生就知道该怎么做,可具体缘由以及深层次的分析却不太能体会得出来。

恰巧朱云峰就有长达多年的键政理论知识,乱七八糟的专业术语懂得非常多。

结果二人就相当于干柴遇烈火。

理论与实际结合,一下子就让大朱棣原本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迅速得到了解释和明悟。

深夜时分,朱云峰他们把探照灯和大量物资留下,就回去睡觉了。

明天开始小朱棣会过来,进行农业方面指导。

但没过多久,到翌日清晨卯时三刻,也就是早上六点钟的样子,大朱棣才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被叫醒。

倒不是要上朝,而是道衍到了。

月初大朱棣在攻打淮南,遇到梅殷的阻击,迟迟不能攻克。

此时道衍和尚向他建议,绕过淮安,率领大军强行渡过长江,先攻破南京城再说。

然而绕城袭击是兵家大忌。

先不提一旦绕过城池奇袭,一旦进攻失利,后续粮草很有可能被截断,从而兵败如山倒。

单说如果在进攻的时候,后方城池的军队突然进攻,与正面敌人前后夹击,那么燕军极有可能陷入非常窘迫的境地。

所以绕开归绕开,却不能不防。

于是朱棣让自己两个儿子与道衍领一部分偏师留下来防备梅殷,自己则率领主力直取浦子口。

之后在浦子口强渡长江的时候,朱棣一度陷入到苦战。

又是道衍马上让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