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逮着大朱棣薅羊毛(2)

宫中于谨身殿、华盖殿以及奉天殿当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百官。

老朱和马皇后坐在谨身殿龙椅上,举起酒杯,下方能够坐在这个殿的都是重臣。

有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等内阁成员。

有姚广孝、丘福、朱能、李远、王聪、张信、徐理等靖难功臣。

还有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王彰、陈德文,左右副都御史,陈瑛、卢睿,左右佥都御史等监察体系官员。

另外就是改户部为三司的张紞、夏原吉、郁新、古朴等三司财政官。

大理寺卿汤宗、少卿虞谦、胡闰、薛嵓等。

这些其实就是永乐改制之后的结果。

内阁、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三司、大理寺,把治理权、监察权加检察权、军权、财政权和立法权分开,以防止文官集权,加大君权。

在这套体系下,内阁拥有对各地地方治理的权力,推行政策,给皇帝提供意见,如此极大地改善了相权强大的情况。

朱元璋站在上面,下方大朱棣以及诸多没有被处置的藩王也在其中,他环顾四周,感叹道:“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奈何故元暴戾,民不聊生,只能揭竿而起,终得天下。”

“正因朕出身于黎庶,深知黎庶艰苦,勤政爱民,以至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然便是如此,亦犹未悔,只愿使天下无遗贤,不闻无遗利。”

“诸君能有今日殊为不易,当安守本心,刻苦为民。不可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朕虽已殡天,然”

说罢他目光森然,抬起头看了眼天花板,左手指了指上方道:“朕在天上看着你们呢。”

“尊太祖陛下诏。”

下方群臣心里都慌了,忙不迭弯腰鞠躬。

永乐朝的朱元璋可不是洪武十二年还未大开杀戒的朱元璋。

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明初四大案,加上平日里朱元璋随手处置的官员,大大小小加起来数万之多,被牵连者达十余万之众。

可以说是凶名在外,杀得满朝诸公人头滚滚。

建文帝上来了百官可以说是弹冠相庆,庆祝终于来了个对他们比较友好,相对温和一点的皇帝。

结果熟料朱棣靖难了。

太祖下凡了。

这不要了亲命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