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也不像早年那样天马行空,而是颇有实干。
朱棣刚靖难成功,又遭遇朱元璋,被朱元璋任命为正统。
但国家经历靖难后依旧动荡。
在解缙等人的帮助下,半年来政治趋于稳定,遭遇过战乱的地方也恢复了生产,可以说功不可没。
不过想到解缙将来的结局,老朱爱惜其才能,便嘱咐说道:“你能有这样的认识很好,但你切记,内阁是要为君王排忧解难,而不是给君王增添麻烦。以后不要违背君王的意愿,也不要掺和进储位之争,最重要的是莫要仗着恩宠而骄傲放纵,四处得罪同僚。那些奸臣佞臣贪官你不要怕得罪他们,但耿直的忠臣不要与他们发生争端,免得将来死于雪中。”
‘死于雪中?’
解缙茫然地看着朱元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但片刻后清醒过来。
他的智商很高,立马就明白,这是老朱在提醒他将来的结局啊。
一时间心中一颤,忙不迭说道:“臣谨遵太祖圣谕。”
“嗯,去吧。”
朱元璋挥挥手,示意下一个。
解缙离开。
等下一个进来之前,大朱棣诧异道:“父亲说解缙会死于雪中是?”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道:“解缙为人狂傲,将来得你恩宠后得罪太多同僚,又支持高炽,被很多人构陷,最终你派纪纲将他灌醉,埋于雪中而死。”
“.”
大朱棣瞪大了眼睛,忙不迭想开口询问老朱是不是知道未来的事情,但话还未说出口,下一个黄淮就已经进来。
见此大朱棣就只好把话又吞了回去。
黄淮是洪武三十年的进士,只见过晚年的朱元璋几次,晚年的老朱容貌有所改变,但那份气质还是让他印象深刻,亦是不迭跪伏。
老朱知道他为人刚正,忠正无私,并且将来善终,便勉励了他一番,告诫他与同僚好好相处,不可结党营私。
永乐朝的内阁成员都还可以,在文学、谋略、治国上多有见解,朱棣很倚重他们。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互相之间也有斗争,不能齐心协力。
这也是明朝党争的一个开端之一。
所以老朱是希望他们不要老是内讧,把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
毕竟五权分立之后,极大瓦解了文官权力,已经把文官细分为四个主体,再让他们分裂内斗的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