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也安排自己的管家奴仆去给士兵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流寇的诡计云云。
叛乱的主力其实就是江西一些叛国官员加上罢官、退休后来叛国的官员。
这些人要么是本地大地主,要么在本地为官,他们拉起来的队伍也大多是手下以及自家宗族或者庄园的佃户。
由于主仆的关系,他们的威望很高。一番操作之后,即便是下面有些军心动摇,但也很快就被压下去,叛乱依旧井然有序地展开。
四日后。
赣江上,两艘中等船只顺江而下,到达了南昌城外。
长沙离南昌其实不远,不到三百公里的距离,后世走高速公路三个小时左右就能到。
不过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却能走萍乡到宜春,于袁水乘船进入赣江,因此正常情况下,往往三四天就可以从长沙到南昌。
徐达的军队是轻步兵,正常情况下两三天就能到。但他们却走了六天时间,因为带了十多门火炮。
船只就是普通的木船,但两侧挂着救生圈,上方旌旗招展,写着一个大大的“徐”字。
“是中山王的军队来了。”
城内早有人发现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杨廷麟等人。
杨廷麟站在城头用望远镜观察着。
“快,快打开城门接应。”
旷昭喊道。
“先不急。”
杨廷麟沉声道:“看看再说。”
此刻船上,负责这次行动的两个百户陈珪与杨亨站在船头观望。
杨亨用对讲机问陈珪道:“看样子叛军是东南面那些人,进城吗?”
“进城做甚,我们还得马上回长沙,与他们这些人寒暄做什么。”
“那打完就走?”
“打完就走吧。”
“是不是得先问问,确定目标。”
“好,先问问。”
陈珪便令人士兵们在江岸边停下,位于南昌城南,他们的东侧就是叛军营地,距离约有四五里地。
叛军们自然也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呼喝着就有人过来查探情况。
只是过来需要时间,陈珪已经令人放下小船,顺江往北,靠近南昌城边,对城中大喊道:“城中谁为主事?”
杨廷麟一路从南城门方向小跑到西城门上,对下面喊道:“是魏国公的将士吗?我是太祖陛下任命的江西总督杨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