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安营扎寨。
本来按照朱棣的想法是到了直接攻城,不用安营,晚上住城里就好。
但老朱的意思却是打算平了整个沈阳,以后再建新城,因此今晚上还是得住在城外面。
明军忙碌起来。
洪武朝的两千士兵们在周围警戒。
王家彦等文武臣子则指挥着将士们安营,朱棣则调出一部分人马,开始往山上推送火炮。
速射炮数百公斤重,虽然有橡胶轮子,然而只能在雪地中艰难推动,人拉马拽,靠着在雪地中铺干草、木板,一门一门地上山,进度并不算快。
而就在明军这边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城头上的满人则一直警惕着他们的行动。
南城墙上,济尔哈朗和豪格等人远远地观望着明军,身后大量汉八旗及其余仆从军正在搬运着守城物资。
特别是火药。
明末清初时期,火枪技术很差,原材料也不太行,加上明军内部腐败严重,火铳火绳枪之类的火器炸膛率太高,神机营都不敢用。
但火炮却是双方的主战武器,甚至不止大明和满清,就连李自成张献忠的流寇部队,都有大批缴获自明军的火炮。
这次为了守住沈阳,满清把压箱底的火炮全部拿了出来,各类火炮达到了上千门之多。
当然。
大部分都是缴获自明军的虎蹲炮、翼虎炮、威远炮、神机炮等中小型火炮。
稍微大一点的是佛朗机炮和大将军炮,加起来有二百多门。
其中真正的大杀器则只有一个——红夷大炮。
这是满清压箱底的东西,松锦之战中当时满清只有三十七门,全部投入战斗,大幅度压制了明军火力。
而明军在松锦之战中投入战斗的十五门,除了几门损坏之外,都被满清缴获。
加上后来满清又陆续打造,如今已经有六十三门。
它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两公里左右,最远射程甚至有四五公里的记载,并且威力巨大,杀伤力惊人,在这个时代属于大杀器。
不过杀伤力大就代表着口径大,需要的火药数量也更大,因而城墙上的火药储备已经堆积如山。
满清士卒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火药,不允许有任何明火出现在附近。
此刻济尔哈朗豪格等人立于城头。
他们看到明军在远处小山丘附近安营扎寨,处于他们火炮的射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