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与现代合作共赢(3)

至少朱云峰还是不太满意大明现在的发展速度。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集中发展了火车轨道,也能够建造普通的跨河大桥。却无法解决长江跨河大桥的建设,南北就很难沟通起来。

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年。

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恐怕到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老朱死的那一年,都未必能让南京完成现代城市化改造。

毕竟当初朱云峰可是夸下海口,要在二十年内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虽说朱标已经在努力发展教育,全国性展开扫盲,进行基础学习,甚至还有大量投影仪、平板电脑,由特级教师视频授课,大大增加了学习进度。

然而明治维新花了44年的时间,也仅仅只是把日本一些主要大城市完成了现代化。日本广大乡村还是老样子,连东京大部分地方也都是低矮木屋,方便了李梅做烧烤任务。

想要二十年内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实能够办到,因为有现代教育体系和特级教师授课支撑,二十年足够培养出一大批高中学历以上的人才。

但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把全国发展建设起来是两个概念。

所以朱云峰也只能保证十二年后,大明有一定工业基础,可以达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准,却很难让大明像现代这样,迅速完成基建与城市建设。

如果有现代参加就大不一样。

以我国那近乎夸张到变态的工业能力和大把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接手石碑,十年时间,大明就必然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恰好目前国内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

虽然房地产一直为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栋楼的建设涵盖了数百种职业,上百个产业,大量就业岗位。从原材料到工人再到销售,都能从中获利。

房地产衰落,外贸被打压,传统三架马车当中的两架出现了问题,基建也差不多到顶。

虽然国家在努力促进内循环的发展,却还是没法恢复经济的高增长。

若是此时能与大明沟通,那么国家将会获得一个全球级别的新市场,甚至不止一个,而是很多个。

因此石碑连通,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好的事情。

“我们自己搞的话确实比较慢,不过还是那个问题,我爹的顾虑,另外就是石碑的承载能力有限。”

朱棣听到二人的对话,提出了问题所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