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对于现代我国来说,将会得到难以估量的好处。
整个世界,甚至不止一个世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十多亿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侵略占领。
因此双方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两边很快在各方面达成了许多合作条款,甚至连不同意见都很少。
毕竟两边都知道对方的要求是什么,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自然就存在较少的差异。
上面甚至邀请了老朱亲自前往现代首都详谈。
一月中旬的时候,老朱就坐上了前往首都的专机,当然不是穿龙袍,换了身笔挺的中山装,模样气势充满了威严。
随行人员包括徐达、李文忠、朱棣、朱云峰等二十余人,会见了最上面的那位。
双方展开亲切的交谈,更加确定了双方的合作基础。
合作内容谈得差不多。
接下来就是落实。
国家在这方面行动速度很快。
迅速调集各大支柱国有企业的骨干入驻大明。
等到二月份的时候,第一批数百现代人就已经出现在了大明朝。
皇宫中的侍卫们都傻眼了。
哪冒出这么多人。
现代人也同样傻眼了。
真来大明了?
许多人刚过来的时候都好奇地四下打量,对大明洪武时期还是非常好奇。
当见到那些古朴典雅的中式古代建筑,亦是称赞不已。
因为真的很好看。
不过第一批都是技术骨干,首先过来就是进行培训。
他们被安置在了皇庄内。
皇庄有大量现代机器和一定工业基础,朱标把这里划为经济园区,以后会打造成现代都市,他们这批现代人将会是第一批建设者。
此刻中建设计研究院派来了一位极具权威的总建筑师,他甚至享受特殊津贴,有着建筑大师的头衔。
“各位,如你们所见,这里就是大明了。”
皇庄内,太子朱标亲自参加了合作仪式,薛总建筑师站在台上,用麦克风对下面的数百名技术骨干说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够来到大明,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如何解释这一切是科学院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建设好大明,完成国家交代给我们的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下方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