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文化融合(5)

老朱顿时沉思起来,片刻后说道:“很好,那就这么办吧。”

与此同时,正在自己吴王府坐牢的朱云峰,忽然就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喷嚏,抬起头看向四月南京的天空。

最近在下雨,莫不是天气又转冷了?

一想到自己如今被“圈禁”在王府当中,朱云峰就有点难受,连忙打开了电脑登入内网看消息。

此刻内网最大的新闻自然是朱云峰讨老婆这件事。

因为太轰动了。

不止是现代人,古人也非常轰动。

听到吴王殿下终于要选王妃了,全南京上到贵族小姐,下到小姑娘们全都沸腾了。

15岁到18岁的年龄区间,报名参加的人数很快突破一万。

宗人府的报名处门槛都差点被踩平。

马皇后在海选阶段派贴身宫女锦儿坐镇宗人府,对秀女的长相、身段、年龄进行严格筛选,以期能够找到最完美的王妃。

到了第二关甚至直接由马皇后亲自把关,从一万多人里八百余人脱颖而出,进行第二轮选拔。

而这次选拔自然也引起了现代人的关注。

现代对于大明的帮扶主要采取老带新的办法,这也是最好的办法。

由于大明的教育行业顶多算是起个步,八年来能拥有初中高中学历的人都屈指可数,因此大部分人都进入建筑业。

首先进行的是南京城市规划,由技术工人带着那些被招募的大明工人展开基础拆除、清理、奠基工作。

然后才由高级技术人员进行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甚至还有许多大明本身的建筑大家参与,力求追寻唐宋明时期的古代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事实上朱标在宫外修建的高楼就是典型的模版,充满了古代艺术质感以及现代工业的质量。

最后则是真正开始修建工作。

大明与国家之间的合作迅猛快速,城内很多地方开始拆除,大挖特挖,道路施工,城区开始扩张,保留许多经典古建筑的同时,也能建造起新的高楼大厦。

而其余有一定学历,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秀才、举子则进入了一些关键岗位,如大明的造船厂、轨道交通制造厂、工程装备厂、仪器厂等等。

国家几乎是搬迁了许多工厂过来,手把手对点帮扶,先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能够有基础制造业水平,再谈高精尖技术。

甚至他们还打算在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