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态度,吴三桂选择把兵力主要集中在东城门附近。
但也就是附近,并不靠近东城门。
很多士兵都躲在附近的民居内,东城门上方只是布置了少量作为诱饵的兵马,一旦明军轰炸结束冲入城内,就有机会巷战短兵相接。
城外的营垒大多也都是这么布置,兵力往往是放在中营和后营,营门一带的兵力并不多,就等着明军杀进来。
虽然吴三桂也知道明军好似天上有双眼睛,可他没什么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计策成功。
可他还是远远低估了明军的强大。
充足的炮弹把城外的营垒几乎轰平,东城门也确实被炸塌了,明军却没有入城,而是继续保持着威慑。
此刻最心惊胆战的就是埋伏在东城门附近民居的清军士卒们。
炮弹就落在他们四周,时不时还在身边炸开,即便没有炸在自己身上,可躲藏在房屋民居内,房梁上的灰簌簌落下,加上地面不时传来的震动,让他们惊恐不已。
这种未知的恐惧才是最令人害怕的事。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有一颗炮弹落在自己躲藏的那间房屋上,掉进屋子里,把他们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因此在长时间的轰炸当中,他们身心疲惫,忍受着心中的恐惧,十分煎熬。
而煎熬也没有持续多久。
第一轮三分钟的炮击过后,就有不少士兵出现了恐慌,从屋子里跑出来,大喊大叫着向后方跑去。
督战队刚开始还能勉强维持秩序。
但之后炮火持续进攻下,连后方的督战队都出现这样的现象,纷纷调转方向逃跑。
缺乏炮击训练,很多人耳膜都感觉震穿,更何况这样近距离感受炮火洗礼,心理素质再强大的人也得恐惧。
等到第二轮,第三轮结束,东城附近的士兵就跑了大半,剩下的人也只能死死躲在房间不敢出来。
直到此时被亲卫队簇拥着往西城方向逃走的吴三桂才想起来要撤兵,再这样继续轰炸下去,他的十多万大军就得被全歼了。
“快,鸣金,鸣金,退出昆明!”
吴三桂听着城内城外不断传来的火炮声音,心力交瘁地大喊。
“叮叮当当!”
清脆的铜钲声音大响,然而剧烈的炮火声音却掩盖了鸣金声音,以至于清军难以形成有效的指挥。
有人在逃跑,有人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