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之战其实根本没有折损大清根本。
因为损失的是吴三桂的兵力跟他八旗子弟以及绿营没太大关系。
所以此时满清能够调动的兵马还是非常多。
除了在东南抵御郑成功的部队以外,在大清腹地,诸如北京、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还有大批清军。
如果全部调动的话,举国之力到了顺治十八年的时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满清已能动员近百万大军。
包括满洲八旗加蒙汉八旗约二十万,绿营六十来万,以及吴三桂的十多万人。
不过不可能倾巢而动。
除了边境要守以外,腹地起义造反不断,还需要镇压。
因而实际上能调动的军队也就二三十万人。
当下四大辅臣共同决定,由鳌拜率领八旗四万,加上京营二十万大军,拢共二十四万人,浩浩荡荡奔赴西南。
时间也慢慢来到了七月下旬。
因为与现代那边约定的时间是八月一日通电,因此云南的朱棣这个时候正在派人收复云南各地。
李定国正派人与朱棣接洽,白文选则开赴缅甸。
消息在中旬到了朝堂上,但同样也如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也迅速蔓延,向满清各地传播出去。
浙江宁海县临门村,也就是后世浙江宁海县三门湾一带,这里海岛丛生,山地较多。
临门村内,41岁的张煌言面容惆怅地坐在自己的屋中。
满清已经占据了近乎全华夏大地,如今的抵抗力量已经极少,除了李定国白文选以外,就只有郑成功、夔东十三家等少数势力。
张煌言则募集了数千义军,于浙江沿海地带与清军打游击,虽有家乡父老支持,但终究力量薄弱,已是绝境。
此刻他悲愤地想给郑成功写信。
因为郑成功自北伐南京失利后,便把重心放在台湾了,没有再北伐采取军事行动,所以张煌言希望郑成功回心转意,继续抗清大业。
但写到一半,已是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满清坐拥江山,抗清力量如沧海一粟,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壮志未酬,又何尝心中不痛苦难眠?
张煌言一时心乱如麻,最终颓然。
正在此时,外面张煌言的亲信杨冠玉急匆匆进来,喜形于色道:“张公,张公,大喜,大喜。”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