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现在信了吗?(2)

总督李国英的兵力主要分布在成都,而陕西提督王一正接到求援后,带三万人南下至保宁府,也就是巴中一带。

虽然他依旧是顶在最前面,但至少身边有两路援军,吴三桂也稍微放心一点,何况他的部队仓皇逃窜,四川又已经民生凋敝,都不能说是十室九空了,而是百室九十九空。

在川蜀百姓自满清屠杀后百不存一的情况下,全四川的人口也才三四十万,根本不足以负担起吴三桂的军粮,因此他只能退到友军边上,找李国英和王一正接济。

趁着吴三桂和李国英的队伍从重庆周边退至成都、遂宁、巴中一带,以夔州府为基地的夔东十三家残部,纷纷汇合在一起,转进到重庆,准备投奔朱棣。

不走不行。

因为清军已经在大规模集结。

最容易进川的通道就两条,一条是北面的陕西走陈仓入川,另外一条就是走三峡进川。

清军攻打云南和贵州要么走四川,要么走湖南。

湖南路难走,没有长江水路,补给线也更长,因而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清军肯定是从湖北走长江进入川蜀,再从川蜀南下攻打云南。

这一路上肯定要经过三峡,清军主力二三十万之众,路过夔东的时候顺手把夔东十三家消灭并非难事。

所以以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等人为首的夔东十三家必须战略转移。

其中自然也有内部分歧。

夔东十三家缺乏组织和首领进行统一规划,相互之间互不统属,虽然鼎盛时期拥众二十万,却不能团结一致,最终被清廷逐个击破,消亡在历史中。

有人闻知清廷要大规模南下想走,但也有人舍不得这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的根据地,离不开舒适圈。

最后还是有一些大明亡国后藏匿隐居起来,准备南下投奔朱棣的原来南明官员路过夔东的时候,找到他们纷纷去劝说,这才让他们决定转移。

没办法。

形势所迫,满清主力即将过来,即便舍不得家业也得走。

此时吴三桂、李国英、王一正等部聚集于四川,然后湖广总督张长庚,湖北提督董学礼,两广总督李栖凤等人率领四川、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清军,拢共有个二十多万,接近三十万的军队处于与云南、贵州交界处,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攻云贵之地。

一时间西南风云变动,各方势力云集。

若是等到清军主力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