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与他们交情很紧密,都属于江南反清文人圈。
曾经黄宗羲以为在满清的高压统治下,诸多好友四处躲藏,以后恐怕少有机会再走动。
如今却是没有想到天下有变,还能有如此机会。便也是时候联络以前一同反清的朋友义士,待时机而动,推翻暴虐的满清朝廷。
“好!”
黄宗会应下。
接着两兄弟又聊了几句。
黄宗会便穿上蓑衣,冒着风雨离开。
黄宗羲把他送到门外,站在廊下,看着弟弟消失在风雨里,又看向天空骤雨不断,目光里,已满是深望。
若那西南的太祖是真,就太好了太好了。
湖南湘西,金兰乡高节里“败叶庐”内,才四十二岁的王夫之整理好了自己的落花诗集。
自从六月跟着自己颠沛流离的妻子郑氏去世后,王夫之就沉默了很多。
他曾经跟随过堵胤锡抗清,也与夏汝弼、管嗣裘、僧性翰组织过起义,最终都失败了,又被清廷通缉,只能改名换姓,东躲西藏。
如今抗清大业无望,想起父亲临终前要抗清到底,但现在却孤家寡人,四处流浪,亦是悲愤难耐,心中绝望。
至此,王夫之便醉心于学问,关注于思想,不再理会天下大势。
然而西南的风却很快吹到了湖南。
湘西虽偏远,但实际上朱棣从湖南一路攻城略地,取贵州占云南的事情他已经听说了。
甚至也有好友在去云南投奔朱棣的路上还曾经找过他,问他愿不愿意一起去。
但当时王夫之已经对抗清大业彻底绝望,觉得即便有一支明军占领了昆明,以明年内部倾轧,互相争权夺利的情况,让他充满了悲观。
毕竟当初湖南抗清失败,就是何腾蛟与堵胤锡发生内部矛盾。后来永历内部五虎干政,因与管嗣裘的关系他也是看在眼里。
所以王夫之并不认为这次能成功。
然而今日学生却带来了一张纸,一张他从未见过,白洁如玉的纸。
纸上有朱元璋的撰文,甚至有朱元璋的画像和玉玺。
王夫之愣愣地看着上面的内容。
太祖下凡救世?
“先生,先生?”
学生管永叙见王夫之发愣,便出声问了几句。
“收拾收拾。”
王夫之放下了纸张,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