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的物资。
顺治十八年的时候清廷就只剩下西南李定国白文选夔东十三家,以及东南郑成功这三个比较大的对手。
为此他们在西南和东南布置重兵。
贵阳、昆明、重庆、成都等地便存放有大量辎重和军械。
清廷除了给吴三桂收税和任命西南官员的权力以外,还允许他自己打造兵器,清廷方面每年也会给予他兵马一定俸禄和粮草。
这也是后来吴三桂敢造反的底气。
此时成都的物资没缴获,但贵阳昆明和重庆的物资全被洪武军队给抢到了手。
对于洪武军来说不需要,可对于南明军队就是刚需。
特别是李定国白文选夔东十三家这些人,穷得都快当裤子。
这一批物资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能让他们迅速装备起来有了一定战斗力。
此刻依旧是南山铁桅杆,海拔六百多米的山顶上都已经结冰,四周浓雾缭绕,根本看不清楚江面。
为此老朱一行人就只能到海拔四百多米的山腰处,这才能远眺西面情况。
当然。
直接用肉眼看肯定看不到。
他们所在的地方离清军的驻扎地七八公里,除非他们出城去西城外的鹅岭山,不然望远镜都看不清楚。
不过无人机不受影响。
很快就有无人机飞手把此时清军在城外的驻扎画面传送回来。
山腰处悬崖边,大地都仿佛渺小了许多。
老朱在朱棣、朱云峰以及诸多卫士的陪同下到了边上。
后世这附近早就成了风景区,上面都装了铁栏杆,防止有人掉下去。
此时自然没有。
因而众人离悬崖边稍远一些,先拿望远镜看了一会儿。
卫士带了椅子,三人坐下,围在一处崖下,眺望西方,看着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垒。
“看来鳌拜是上当了。”
朱棣拿出平板,从无人机视角高空俯视下,地面的人如蚂蚁一样密集。
几十万人扎堆是什么概念?
一眼看去,那无边无际。
正好是山区,位置大概是在后世渝中区大坪一带。
这里算是重庆相对平坦的地方了,周围树木早就被砍伐一空。
自南往北,西至大坪,东至鹅岭一带,方圆四五公里,到处都是营寨,初略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