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朱慈焙一家人跪倒在地上。
老朱在马车上撩开车帘看了他一眼说道:“起身吧。”
“谢太祖。”
朱慈焙靠近过来,点头哈腰道:“太祖一路旅途劳顿,甚是辛苦。”
“上车老祖宗。”
朱云峰撩开车帘向他招招手。
“好嘞我大孙子。”
朱慈焙忙不迭上车,让俩儿子在车驾旁边大眼瞪小眼,只能跟着马车走。
上车后双方的卫队兵合一处,继续向着城门的方向而去。
“出什么事了?”
老朱看到朱慈焙满脸讨好的笑容,笑着问道。
朱慈焙笑道:“是这样的,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有大量起义军向朝廷发来公文,希望能够加入到朝廷,孙儿本想应下,但太祖在,孙儿不敢随意做主,且要是答应他们的话,就得派兵出去镇守,南京虽然兵马众多,然孙儿有自知之明,并没有调兵遣将的能力。”
“呵呵。”
老朱笑了笑道:“你做得不错,就是太谨慎了些,凡事不敢冒进,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朱慈焙忙陪笑道:“孙儿这一生胆小如鼠,唯独知道听老祖的话没错。纵使老祖要让孙儿去死,孙儿都知道这是为了咱们大明的江山,孙儿毫无怨言。”
“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就大笑了起来。
其实对于后辈子孙这胆小的品性,正常情况下他肯定不高兴。
毕竟朱慈焙算得不什么雄主,唯一的优点就是非常小心翼翼,而且内政和后勤做得很好,布置得相当谨慎不出太大纰漏。
可乱世的雄主需要的不是小心翼翼和谨慎,而是找到敌人漏洞和抓住机会,大胆地主动出击打击敌人。
就像这次。
清廷在南方的势力被横扫,北方也出现混乱。
正常情况下,雄主就该马上派遣大军北上。即便精锐都被老朱带去了福建,可南京依旧有诸如李定国、白文选、袁宗第等原南明军队十余万驻守。
李定国白文选他们跟老朱徐达傅友德等人的军事能力比较起来肯定是不太行,但收复已经没有军队的河南安徽山东等地还是没问题。
可即便是这样,朱慈焙依旧非常保守,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不敢有丝毫逾越,在老朱眼里,这皇帝当的并不算合格。
但话又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