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屠城少屠城,莫激起蛮子民变,现在遭报应了吧?”
“你说什么了?无非就是附多尔衮羽翼而已。”
“呵呵,难道睿亲王说错了吗?睿亲王要前线将领别做屠戮,结果呢?杀了多少汉人,现在汉人要报仇了,要砍了我们的脑袋,怎么?你觉得不是报应?”
“多尔衮判国谋逆之辈,你现在说这些莫非是想给他翻案?别忘了当年你也是站出来指证他的人,自己做了什么你心里清楚。”
“你”
几个满人大臣吵做一团。
其实鲜有人知的是,满清初期即便是入关之后,对于后面的路线有过争议。
英亲王阿济格认为,“初得辽东未戮辽民,致被屠害”,建议“大肆屠戮,留置诸王守燕京,大兵则守沈阳或退保山海”。
意思就是满人没办法占领中原大地,应该学习辽国,控制燕云十六州,对华北地区,也就是河南河北地进行大规模屠杀,主力兵马则退回关外去。
如此和明朝形成北宋和辽国的态势即可。
这个观点很多人认同。
唯有多尔衮听取了汉臣祖可法、张存仁等人的建议,提出“救民水火,定鼎中原”的战略,反对全面屠杀政策。
于是力排众议,定都北京,并没有在河南河北地区屠城。
然而阿济格、多铎、豪格等人根本不搭理多尔衮的命令,出兵的时候不断大搞屠杀之事。
如豪格屠四川,阿济格屠山西,多铎屠江南。
当然。
多尔衮本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先不说在入关之前的屠山东、屠济南就是他干的事。
即便是入关之后,大同之屠就是他下达的命令,阿济格只是执行而已。
他之所以后来反对屠城,可不是因为心善,而是为了统治奴役汉人,并不想搞大屠杀激起汉人强烈反抗。
因此只能说多尔衮的确有下达禁止屠城、禁止随意屠戮汉人的命令,却并不代表他人好。
苏克萨哈之前就是多尔衮的属下,多尔衮下达命令的时候他摇旗呐喊,支持多尔衮的政策,结果多尔衮一死,马上倒戈顺治,揭发多尔衮谋逆的事情。
现在却又站出来说不该屠戮汉人,可见其如墙头草般摇摆不定的本性。
见到众人吵做一团,孝庄大怒道:“好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蛮子杀都杀了,还能让他们活过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