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九年,春二月。
料峭春风,浩浩荡荡,吹过八百里关中大地。
长安城内,里坊纵横如棋盘。
大唐建国十余载,长安城也百业兴旺,日渐繁华,有了几分强盛气象。
长安城中,最为高贵之处,当然是皇城了。
前殿后宫,宫阙崔嵬,壁垒森严,一派皇家景象。
此刻,在宫城后面的内苑之中,却正有一群人在垦荒耕田。
这是十几名少年,其中也混着几名女童,周围则是一众宫女太监伺候着。
几架笨重的直辕犁,东倒西歪躺在地上,拉犁的母牛,正慢悠悠地甩着尾巴,嘴里悠闲地倒嚼着,不时望向田边的一只出身刚几个月的小牛犊。
在牛犊的对面,则是一个三四岁的女童,梳着两个总角,小脸粉雕玉琢一般。
女童弓着身子,小脑门顶在小牛犊的脑袋上,嘴里奶声奶气地叫着:“小兕子也是牛牛,要跟你顶牛。”
从年龄上来说,小兕子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力量上就差了那么点意思。
只见小牛犊脑袋轻轻向前一顶,小兕子就招架不住,一个腚蹲跌坐在地上。
小兕子气不过,嘴里哇哇大叫:“六哥,六哥,帮帮我。”
在诸多兄长和姊姊之中,她喊的不是一奶同胞的太子李承乾。
也不是一母所生的四王兄李泰,以及九王兄李治。
而是六王兄,李愔。
在小兕子这个年龄,可不懂得什么善恶亲疏,六哥对她好,她当然就对六哥亲,就这么简单。
他还会给自己讲好多有趣的故事,小兕子最喜欢听故事啦。
其他皇子和公主,一听到小兕子嘴里招呼六哥,便齐齐向不远处的草堆望去,神色都有点古怪。
只见草堆上面,正仰面躺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他嘴里叼着一根草棍,左脚搭在翘起的右膝上,一颤一颤的。
少年长得眉目清秀,很是俊俏,脸上则带着几分惆怅之色。
三个月前,还在单位加班的李阳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一觉醒来,莫名就成了贞观年间的李愔。
没错,他老子就是那位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母亲则是杨妃,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他姥爷就是隋炀帝。
在这个李愔的身体里,流淌着隋唐两朝王族的血脉。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