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3章,人在家中坐……(3)

人数最多的。”

“那其他人呢?”

“都是投笔从戎的青年学生。处座准备成立特训班。”

“哦”

张庸明白了。

处座不但需要黄埔生,还需要知识青年。

复兴社不是打打杀杀。

或者说,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

需要动脑。

需要文化知识。

大老粗永远只能在最底层。

黄埔生只是招牌。事实上,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特训班,就是其中之一。

看来,自己的到来,还小小的扇动了一下蝴蝶翅膀。

因为手里有钱,有权,又需要人,所以,处座提前开战了特训班。不用等到后来举办的青浦班。

好事。

张庸举双手双脚支持。

人多了,分给自己的部下也就更多。安全更有保证。

当然,黄埔生就不用了。

带不动。

没资格。

他一个半路出家的,怎么带别人黄埔生?

别人可是天子门生

“对了,我们组长是哪里出来的?”

“李组长?”

“对。”

“他啊,以前是高小的老师。后来投身北伐革命。”

“他是哪里人?”

“鲁省的。家在泉城。当年日寇蹂躏泉城”

杨善夫微微叹息。

张庸就知道这里面有文章了。

难道是李伯齐有家人,曾经在泉城惨案中遇难?

话说,没有了红党的北伐军,已经丧失了革命的精气神。面对日寇的干涉,根本不敢反抗。

最终的结果,就是泉城百姓死伤惨重。被屠城。居民死伤一万多人。可以说是莫大的耻辱。

然而,中国军队接到的命令,却是“不能还枪”。

悲痛。

叹息。

那就是1928年的中国

太软弱了

李伯齐始终坚守抗日一线,或许就是因为泉城的血海深仇吧。

“铃铃铃!”

“铃铃铃”

忽然间,电话响起来。

杨善夫拿起话筒接听。随即转头看着张庸。

张庸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