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科五十所,也就是魔都微波技术研究所,专门负责微波与毫米波技术、雷达系统、电子对抗装备。
三十二所,也就是王天书所在的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是负责高性能计算、自主可控芯片、军用计算机系统。
二十三所,光纤通信技术研究所光纤通信、光电子器件、特种光纤、军工光通信系统和民用高速光网络技术。
而中航卫星研究所,则是负责卫星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研究。电子技术研究所则是专注于航天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及导航技术的研发。
这些单位此时此刻都坐在八院的会议室中,相关负责人拿着手里的报告,听着路遥在滔滔不绝的讲述着研究方案。
其实还挺离谱的。
王天书坐在属于三十二所那一群人中间,听着路遥在讲述着如何优化这款模型时,不自觉的思维有些跑偏。
20岁啊
他才二十岁。
我二十岁的时候
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微微的摇了摇头,目光落在了会议室对面那几个穿着军装的人身上。
一扫而过。
没细瞧。
但肩上的星星却看的很清楚。
他倒不意外,或者说已经习惯了。当这个射频芯片的数据拿过来时候,王天书看到的第一眼就有些迷糊这种稳定性和穿透率这是哪个单位研究出来的?
怎么一点水花没有呢。
可当看到后面的“发明人”那一栏时,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路遥搞出来的。
当时的惊讶随着时间流逝已经化作了平静。
而带着这份心情在看向台上的路遥时,他就很坦然了。
今天这一屋子的人,都是这个项目未来的组成。
就像是路遥说的那样,这项目,单独一个研究所不是不能研究,但怎么说呢。
好处一个人是吃不下的。
尤其是这种事关北斗的事情。
讲道理,他虽然不太清楚路遥的研究发展方向,但如今听来,无非就是老三样。
优化、分化、衍化。
优化原始设计,分化不同需求设计,衍化多样设计。
比如坐在自己对面这些军方的领导,他们的需求不用琢磨都知道,肯定要求是高精度、高穿透、高稳定性,耐复杂条件。
按照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