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楚国君臣,少年论楚,少女心事(3)

楚兴盛也。

“臣要说臣想以江东之地换淮北十二城,虽有私心,却是公心大于私心!

“王上!

“信或不信!”

黄歇自报战绩,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事实,这比毫无依据地空口白牙要有说服力的多。

楚王元犹疑。

黄歇为楚国立下的功劳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记录在楚国史书中的。

楚国原本已经衰弱,就是在春申君黄歇的治理下再度强盛。

邯郸之战成就了三个人。

除了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还有一个就是春申君黄歇。

邯郸之战,黄歇个人名声响于诸侯。

伐鲁之战,大涨楚国威望。

楚王元拿黄歇对比吴起时,之所以要加“当年”二字,就是因为如今的黄歇真不逊色吴起。

而吴起成名是在魏国,

这样一个能为自己舍生赴死的人,一个为了楚国竭尽心力的人,怎么会是那竖子口中自私自利的人呢?

或许,有什么误会

“那你倒是说说。”态度缓和的楚王元,嘴却依旧硬的很:“你要江东之地做甚?”

“江东富庶,在于三江——东江、娄江、吴淞江。近年来三江泥沙沉积,旱时露河道,涝时淹良田,诸多良田变荒滩。臣欲兴修水利,改良土壤,让荒滩复变良田也。”

“不将江东之地给你做封地,你就不能治理了吗?你只能治理属于你自己的土地吗?”

“不将江东予臣,臣也能治理,只是见效极缓。”黄歇抬起头:“以屈、景、昭三族为首的世家,对臣掣肘太多。楚国来了这么多贤人,明明能力强过世家子,官职任上却不能胜出,大多是在臣的麾下挡门客。臣想要用这些贤人,就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才行。”

楚王元有些许的尴尬,他听明白了。

心腹想要治理江东,这个过程要用到大量真正有才能的贤人。

偏偏楚国排外,楚国官职基本只给楚国贵族。

心腹不得已,只能想了一个迂回之策。

国中国。

把江东要到他黄歇名下做封国。

他黄歇的封国,他全权说了算,爱让谁上谁上,爱起用谁起用谁。

楚国贵族插不上手,说不上话。

楚王元想了想。

疏通三江,兴修水利,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