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呕心沥血之作(3)

每逢路过旧友故居之城,都会上门拜访一番,若是旧友在家,那定是酒楼醉谈半宿,兴致上来,还会多住两三日。

这也导致大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万钱所剩不过小半之数。

当时大伯看着仅剩不多的钱财,也曾想过都没钱了,要不要很干脆回去。

但后面还是不敢,毕竟就这般回去,根本与父亲母亲解释不过去。

于是大伯硬着头皮,继续前往赶路前往秦国。

这一路上。

大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刚开始还可以硬气,不屑素羹野膳。

但到后面,尚未抵达秦国,钱就没了,此时想回去也已经没有钱财,便只能一路乞讨继续走。

等好不容易来到秦国,来到咸阳。

却没想到来到廷尉府邸,根本进不去,没人会相信大伯说的话,询问信物,大伯也拿不出来。

最后还是整整等了一天,方才见到昔日曾‘有数面之缘’的李斯。

正当大伯以为终于等到出头之日时,谁曾想,李斯年事已高,连大伯在内,很多事情都已经忘记。

任凭大伯如何提醒,李斯始终没有记起。

还好后面,李斯听到大伯是稷下学子,故而送给予大伯万钱。

大伯本以为,就算李斯不记得他,但稷下学子的身份,也足够。

却不曾想,李斯给钱之后,下一句话,就把大伯投靠的目的彻底封死。

“吕相、长信侯之后,门客之祸,心有余焉,斯乃廷尉,更是不可。”

大伯听到,心里哇凉哇凉的。

正当绝望之时,大伯考虑着,要不要拿着万钱回齐,却无意中发现,李斯虽然不养门客,但却会收很多贫士之谏言。

这无疑又再次给大伯燃起希望。

于是大伯拿着万钱,留在咸阳,谋划着等待机会,一举成名。

通过李斯,进而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

等了许久,终于等到秦国伐韩的消息,于是大伯兴奋得连夜撰写‘伐韩不如伐楚之论’,注重强调赵有李牧,非一时之功,韩则囊中之物,板上鱼肉,得知利小,反噬其威,不如伐楚,得胜以摄天下诸国,以显秦国雄威。

一卷竹简,改了又改,看了又看,大伯感觉李斯若是看到这卷竹简,定会若获至宝,如识大贤。

第二日,天还未亮,大伯便把竹简送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