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章专案分析(3)

蝥素?″

“医药部门都调查过了,再扩大范围也很难找到出处。我想应该存在一个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人,找到这个人,斑蝥素的出处也就找到了。″

“可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这个人,我们心里才会焦急。″底下里有人低声嘀咕道。

“那就应该弄清楚上面这三个人和徐光柯在案发前这段时间,与人交往情况,看有没有能和医院,药厂相关联的。如果有这样的人,都和谁有过密切交往。″

随后,侦查员们静下心来,陆续分析了徐光柯的人际关系。从搜集到的资料分析,他的人际交往范围较为宽广。

除了光柯传媒公司的员工,他还与影视、出版、新老作家群都有联系。

侦查员在案件发生后,也曾经采访询问过徐光柯所在小区的居民,都说徐光柯平时和邻居们见面时也会热情打招呼,和周边人的关系处得不错,大家都知道他是知名的大作家和著名编剧。

“平时有没有单身女孩来他住的家里?″陈一波想了想,看着在场的侦查员问道。

“那就更多了。由于徐光柯经常在电视上出现,在售书会上也会有不少女孩找他签名,慕名到小区外等他签名的也时常会有。“

“是啊,看来他的社交范围太广,要想从中找出和徐光柯有特殊交往的人,确实是难度很大。“陈一波看着黄确,摊开双手,无奈地摆了摆头。

“那就调查他和前妻离婚后,是谁和他来往最密切的女人。比如说徐光柯近期和以前交往过的女朋友,这应该是有的吧?“陈一波见无人应声,接着又说道。

“这方面我们正在调查。由于徐光柯作家兼编剧的名气比较大,粉丝也多。″

老郭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慢慢说道,“据光柯传媒的员工说,徐光柯有不断变换女朋友的偏好,说是多和各种女孩交往,就有了激情和灵感,也容易找到新的创作思路。“

“对徐光柯的药瓶和胶囊的指纹分析结果是怎么样的?″陈一波将眼光投向了夏晓兰。

夏晓兰听到陈一波问起这事,淡定地回答道:“药瓶上面的指纹和手印,除了徐光柯本人还有刘晓雪的,再就是另外一个人在上面也留下了手印的痕迹。″

“哦?″陈一波定定地看着她,“做过微量分析了吗?″

“是的。这人在瓶身上的手印渗出的汗渍比较明显,经过和有毒胶囊上的指纹相比对,对两种汗液的微量检测,证明是同一个人留下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