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心存疑问(4)

生的前后那段时间,也没有再出现过。

还有李奇访问了从宋文昌家到林业小区沿途居民,对住户和车辆的检查,都没有找到线索。还有在这几天里,李瑜也没有和唐第宗通过电话,交通监控也没有拍到他的汽车出现。″

“还是有收获的。我们起码知道了唐第宗曾经去过邱峰那里,并在前期和李瑜有过联系。况且,我和古一明在到他的汽车配件店时,给钟家进留下过一张名片,如果他回到那里,我们就会接到电话。如果没有消息,估计他仍在富林。“

“也就是说,唐第宗极有可能通过新闻媒体,知道了孙大勇的死亡信息,可他为什么一直不露面,就像人间消失了一样,真的使人难以想象。“

“如果孙大勇被害与他无关,他就会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静静地观察我们的破案进程,不希望掺和到这件案里,找到李瑜应该就可以知道他的情况了。″

陈一波点了点头,说道:“唐第宗在十三年前,为了掩盖宋珊珊过失致胡普死亡,而选择向警方投案自首,承担了全部罪责,服了七年刑期。

而按照法律规定,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致人死亡,不负刑事责任,不予刑事处罚。难道他会不知道,甘愿背上这罪名,为此服了七年徒刑?″

“我和古一明曾经分析过这个问题,唐第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宋珊珊的身上背负杀人潜逃这样的污点。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杀人就是罪恶,不管你是不是成未成年。

这对一个花季少女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而且会像噩梦一辈子缠着她。对她以后的升学,工作及婚姻家庭,甚至后代都会是一种灾难。所以,唐第宗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基于一个父亲对女儿宋珊珊的责任。当然,如果物证口供稍有差池,那就不是七年牢狱的问题了。″

黄确似乎也为唐第宗这种信念感染,说起这番话时,显得条理清晰,却也是发自肺腑之言。连陈一波也感到错愕不已,虽然他说出了普通人的心理,可和法律相悖就是另一回事了。

陈一波扭头看了看四周,由于他们坐的位置相对比较偏,这个时间就餐的人并不多,谁也不会去注意这三个人说了些什么,他稍微放了心。

“那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该是和李瑜正面接触的时候了。″黄确充满自信地朗声说道。

“为什么是李瑜,而不是宋文昌?″陈一波有点不明白黄确是怎么想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