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零二章:能做大汉的狗,就是我们高句丽最大的荣幸!(3)

朝廷如何决策这不是他该考虑的,作为辽东郡长史,他要做的只是帮助朝廷尽可能探明这些人的目的,并将高句丽国内发生的事情整理汇报给朝廷,辅助朝廷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而后在卢阜的威逼之下,高句丽使团终于道出实情,他们并非为抵御北方的扶余和南方的马韩来求援,而是为高句丽内部的政治斗争来求援。

高句丽人的学习能力有些问题,这些年学习汉文化与大汉体制之时,总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没学会大汉的治国手段,倒是把外戚干政的毛病学会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句丽王后于氏作为提那部酋长于素之女,安插了大量的部族外戚把持了高句丽的重要官职。

高句丽王高男武前年才突然察觉到权力的流失,自己的王后在权力上竟然能与他分庭抗礼了,因此近些年又将注意力转移至内部权力的争夺上。

而如今,年老体弱的高男武渐渐力不从心,愈发争不过只有三十岁出头的王后了,但由于他没有子嗣,国内的大臣们既不认为扶持高男武有前景,却也不认为这位于王后能有什么作为。

然后于王后转头就和高男武的幼弟高延优通奸,得到了新朝的“王后”之位的许诺,并准备扶持高延优上位。

一位年轻的大王,自然是比五十多岁又体弱多病的老王要有前景,不少大臣都投效了高延优和于王后。

忽然有人提醒高句丽王,可以寻求外部的支持,他毕竟是大汉钦封的“归义高句丽王”,大汉难道要坐视他被篡位?

于是高男武这才派出使者,试图倚仗来自大汉的外部力量,帮助他稳定王位。

卢阜心中冷笑,无子又无能的老王走投无路,才想起向大汉求援。

卢阜让书令史详细地记录下了高句丽使团所说的每一个细节,他当然不是圣母心泛滥准备劝朝廷帮助这狗屁倒灶的高句丽王夺权。

扶持高男武夺权权力,亦或是扶持一位新王登基,对于大汉而言没有任何区别,但这或许正是朝廷插手高句丽事务的良机。

若能借此控制高句丽,将来北伐鲜卑时,就能多一枚棋子。

卢阜轻笑一声,眼眸微眯,淡笑道:“也罢,左氏春秋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你们的王诚心认错,我大汉作为礼仪之邦,自然是不能坐视乱臣贼子篡位,待开春后我会遣人送你们前往雒阳。”

高句丽正使面露喜色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