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143 章 大明海关总署(2)

,底层人员与知县平级?”

陈林无所谓道:“那你自己看着办,这只是初步构想。”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今后再说研究.....”

说着朱元璋看向杨士奇:“给你十天时间,呈上一份组建大明海关总署的细则,海关总署衙门就建在龙江驿,各州府分署之后再说。”

杨士奇拱手道:“臣领旨!”

“至于下属官员,你可以去户部调取,也可以自行在民间招募,但初始阶段不能给与太高官职,这其中的度,你自己把握,到时候呈上名单,咱会派锦衣卫帮你核实相关人员的成份。”

杨士奇再次拱手:“谢陛下支持,臣定不辱使命。”

事情到这,说的就差不多了。

陈林知道海关总署刚建立时肯定有诸多问题,杨士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理顺这些事。

万事开头难,总得有个人站出来负责此事,组织过程中再查缺补漏。

杨士奇就是当下最适合人选,这位五朝元老别的本事没有,大局观还是可以的,很适合做这个‘万事开头难’。

随后的路程,一车人都陷入沉默。

朱元璋在脑海中不断复盘,研究海关总署可能存在的漏洞。

朱棣在幻想自己的帝国,到时候照搬陈林提出来的一系列政策。

杨士奇则是不断搜索心目中可用之人。

可他只是民间普通学子,要不是太子殿下一纸调令,他现在还跟着老娘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哪里有什么人脉。

杨士奇又回头看了眼自家先生,在他看来,唯一能用上的人脉只有先生了。

可先生明确表示不会出手帮忙,那还有谁能帮助自己?

这时候,陈林闭着眼睛悠悠说道:“参考你师娘组建大明中央银行那样,从民间挑选账房,或者有相关数术底子的小商贩等。”

“你也可以在读书人中间挑选品行端正的同窗、老乡,家境富裕的,家境贫寒的都可以,但两种人要区别对待。”

“还有民间的农家子弟,这些人不一定要懂数术,或者之后再学也行,但必须得有一定的武力。”

“他们的职责是纠察行动队,由一名会数术的人带领,行走于各个码头和陆地口岸。”

“选定足够人员后,你再组织一场考试,从中择优,考察家世,记录好籍贯,以便后面追责,谁都别想跑。”

“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