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9章 与刻晴的谈话(4)

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又顿住脚步,看向王缺。

“谢谢。”

本章完

说是考证不如说就是把这个说法在历史上的出处说一下。所谓老子到了罗马的说法出自太清金液神丹经这部经文现存版本为明正统年间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最早的经书名字出自神仙传阴长生部分称阴长生得授太清神丹经。

在宋史艺文志等有记载。但是以现代考证而言。这本经文大概率是托名而做。

因为正统道藏收录的文本。由正一天师张道陵,汉代神仙阴长生,抱朴子葛洪三人三序三卷书合一。

内容每卷各无联系。从道教派别而言,追求了道至理的葛洪和有明确政治纲领的正一道张天师别说合著,没打起来就不错了。

从文本内容中使用了某些唐以前的地名来看,经文的实际著书时间最早可推至隋唐。

再早很难确定。关于罗马,也即大秦国的著述出自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下。

也即托名抱朴子葛洪所做的各国风俗记述。一共十九个国家记述,写大秦的能比别人长出一倍还多。

各种大秦国无所不有的描述既视感严重摘录一二大秦国,在古奴斯调西,可四万馀里,地方三万里,最大国也。

人士伟灿,角巾塞路,风俗如长安人。此国是大道之所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非中国诸人辈,作一云妄语也。

道士比肩,有上古之风,不畜奴婢,虽天王王妇犹躬耕籍田,亲自拘桑织经,以道使人,人以义观,不用刑辟刀刃戮罚,人民温睦,皆多寿考,水土清冻,不寒不热。

士庶推让,国无凶人,斯道气所陶,君子之奥丘,显罪福之科教,令万品奉其化也,始于大秦。

国人宗道以示八遐矣,亦如老君入流沙化胡也。又大秦人白易、长大出一丈者,形仪严整,举以礼度,止则澄静,言气浚云,交游蔚挺。

而忽见商旅之夫,言无异音,不知经纶进趣,唯贪货贿,大秦王是益贱之。

尽言周国之人,皆当然也。昔老君以周衰将入化大秦,故号扶南,使者为周人矣。

周时四海弥服,扶南皆宾,所以越裳人抱白雉而献象牙于周也。今四夷皆呼中国作汉人,呼作晋人者,大秦去中国辽远,莫相往来,唯当是老君曾为周史,既入大秦,必称周国尔,乃号日周人,不知周国已经百代也矣。

不得不说,老君这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