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汹涌。一部分忠于皇室、感念皇后功绩的大臣,如丞相、兵部尚书等,力主皇后留下,认为皇后已是乞儿国国母,与陛下情深义重,岂能因一纸旧约而离去?另一部分较为保守或与宗室牵连颇深的大臣,则或明或暗地表示,既然约期已至,大唐又态度明确,为免两国生隙,理应遵循旧约,送皇后回唐。更有一些心怀鬼胎之辈,暗中欣喜,认为这是打击皇后势力、搅乱朝局的绝佳机会。
原本因平叛胜利而凝聚起来的朝堂,再次出现了裂痕。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心,毛草灵却显得异常平静。她如常处理宫务,接见命妇,甚至亲自去京郊视察新推广的农具使用情况。只是在无人注意的深夜,她才会独自站在宫苑的高处,望着东南方向——那是大唐所在的方向,目光复杂难辨。
那里有她名义上的“故国”,有她这具身体原主的家族,有她曾经熟悉却又遥远的现代记忆的影子。回去,意味着更高的地位(国后夫人地位超然),意味着可以庇护那个或许存在的“家族”,也意味着一种对过去身份的彻底了结?
但她更清楚地知道,乞儿国才是她十年来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地方。这里有她深爱的丈夫,有她视若己出的(如果未来会有)子民,有她推行的一项项改革政策,有她参与设计的城池、水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汗水。
留下,意味着要直面唐朝可能施加的压力,意味着要继续在这复杂的权力漩涡中周旋,意味着她这个“冒牌公主”的身份可能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关乎情感,关乎责任,也关乎她究竟是谁,她想要怎样的未来。
李泓将她的平静看在眼里,心疼之余,也更加坚定。他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上,面对主张送还皇后以“全两国之好”的声音,掷地有声地表明态度:“皇后于国有大功,于朕有深情,更是我乞儿国万千百姓爱戴的国母。朕,绝不会应允唐皇之请!此事,无需再议!”
皇帝的态度强硬,暂时压制了朝堂上的杂音,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唐朝的使团还在驿馆,正式的谈判尚未开启。
风暴,已然降临。而毛草灵,这位从青楼走出,一路行至权力巅峰的女子,将如何在这时代的漩涡中,做出最终的抉择,并守护她所选择的一切?她的传奇,正面临着最为关键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