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6章 纯纯的损招儿(第一更)(2)

第一天的时候简便很多,朱厚照也舒服了不少,现在就是读读儒家经典,解释一下意思。这些他本来也看不懂,有人解释一下,扫扫盲也还不错。

因为太子学习后,臣子不能独对,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找他说岐、雍二王之事。

内阁那边,重新票拟之后还是被驳回:再拟。

一直拟到有一个人出头为止。

反正皇上心里有了路径,现在是不着急。

现在就看臣子那边了

就这样又拖了三天,

朱厚照便问刘瑾:“外庭,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吗?”

“回殿下,还没有。”

“那就去激一激。”太子看着书,头也不抬,不动声色的说:“找个人给他们出个主意。程敏政不是侍读雍王吗?既然走不通皇上的路子,能不能走通雍王的路子?”

“殿下的意思是”

“叫程敏政上门,想办法说服雍王,撤回奏乞的折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思路要活,动作要快,现在不正是‘仗义死节’的时候吗?

也不知道这帮大臣在拖什么,难道不怕皇帝真的同意了,不担心那群失了地的百姓吗?

不要搞到最后杨廷和这个四品官的折子都到了,朝中这些鸿学大儒还在用谋定而后动来说服自己。

这其实太子是随意想出的法子,但刘瑾听了也觉得损。

这样一来,要把程敏政逼成热锅上的蚂蚁了。搞到最后很容易两边不是人。

所以说,在大明朝,还是不要得罪皇太子为好。

这个主意不那么难办,只要找个人把意思传出去就行了,现在雍王还在京城,程敏政作为曾经侍读雍王的人,是人家老师嘛,劝上一句怎么了?

皇帝都能劝,雍王不能劝?

至于岐王,他已在弘治八年就藩,太远了点。但解决一个是一个。

所以当外间这种声音渐渐多起来的时候,

程敏政也觉得不对劲,他大概算是直觉很准的人,找到吴宽的时候,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怀疑,“以往朝廷里,哪有这么这么损的计谋?而且我在京中也未与人结仇啊。”

他其实就是暗指,这事儿应该是皇太子在背后推动。

不过吴宽也没有就这么听信,他是与太子‘交手’多次的人,

“如果是克勤你猜测的那样,那殿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克勤,可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