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仅供对“反事实通讯”有兴趣的读者)
2017年,中科大实验团队实现“反事实量子通讯”:在不交换任何物理粒子(或能量载体)的情况下,传输信息。
其依赖于量子zeno的效应:当一个不稳定的量子系统被反复的测量时,其状态会被冻结为一个定态,而不会随时间向其他的态演化。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心急水不开,一直盯着一个水壶(检测),那么水反而不会开(状态不变)。
以下是非科学描述,仅帮助理解:
alice手中,有一个神秘灯泡。
bob通过“看”这个灯泡,来向远方的alice传递信息。
这个神秘的灯泡,只要bob“看”它就会熄灭。
如果bob看了灯泡,alice检测不到光子,就知道bob发送的是“0”;如果bob什么都没做,alice就会较大概率检测到光子,理解为“1”。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光子从灯泡到达bob的眼睛,alice也看不到bob的动作,却获取了信息。
alice探测的这个灯泡(光子源),一直就在alice本地设备中,从未有光子穿过alice和bob之间的空间。
bob造成光子概率坍缩这个过程,由一系列复杂的干涉设备实现。
这就是其“反事实”之处——量子世界关联性独立于因果而存在。
没有事实上的粒子交互,也能实现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