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赵策英想要御驾亲征?!(3)

理论上,一位六部尚书的晋升,就能让其下两位正三品的侍郎相继擢升,左侍郎擢拔为尚书,右侍郎迁左侍郎。

其后,还会有人来填右侍郎的位子,这就足以支撑一位从三品安抚副使入京为官。

从三品安抚副使空出了位置,就可让一位正四品大员身披紫袍

粗略一算,一位六部尚书的晋升,起码可让四五位三品大员一起实现晋升。

而一般来说,政绩大考会有三四位内阁大学士致仕荣休,也即有三四位六部尚书实现晋升。

这一连串算下来,擢拔人数着实不少。

几位内阁大学士,或是面色微松,或是紧皱眉头。

约莫一炷香,名单传回江昭手中。

“其三,银行的奏疏,事关白银的流通问题。”

一道文书拾入手中,江昭面色严肃不少。

“宁远侯统兵渡海,从东瀛提炼了五十七万斤白银。”

“此后,每一年可能都会有百万斤左右。”

“为了便于白银流通,章衡上奏,拟定让商人以铜钱兑换白银,一贯半铜钱,可兑换一两白银。”江昭徐徐道。

封建时代,不少人都不懂经济的流通原则,就知道铜钱和白银是提炼出来的产物。

铜钱和白银提炼出来,就是钱,就能买东西!

殊不知,铜钱和白银本质上仅仅是起货币效用,其价值与生产力挂钩。

在铜钱和白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力越高,社会生产的物资越多,两者的货币价值就越高,一贯钱能换取的东西就越多。

反之,要是铜钱和白银总量大肆上涨,但生产力不变,社会生产的物资不变,也就意味着铜钱和白银都会大肆贬值,甚至可能引起市场经济崩溃。

从客观事实上讲,铜钱和白银可以猛地大量增多,但社会生产的物资却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变多。

也因此,白银流通并不意味着朝廷可以胡乱花钱。

五十七万斤白银,要是使用得当,便是白银流入市场,助力商品经济繁荣兴盛。

可若是使用不得当,便有可能造成货币挤压,白银贬值,乃至于市场经济崩溃的窘境。

为此,章衡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打法。

以货币总量为锚点,一贯半社会中的铜钱可兑换银行中的一两白银,这就使得银行中的白银成功流入了市场,但银行中少了白银,多了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