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1章:这个饼太大了!首长急眼了!(3)

小型即可。”

“并在同时,进行更先进的技术的探索、攻坚!这一点,有研究院就够了。当下一代技术成熟,上一代军舰则停止量产,抓紧进入二次锻造、测试”

听完,许栋国内心波澜起伏。

光听苏定平这么一说,他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快’了。

服役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在苏定平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按照这个模式走下去,他能预感到,追赶西方或许要不少的时间,但在军舰技术领域赶上东洋要不了太久的时间。

“那军工厂呢?”

“军工厂和造船厂的战略方针是一样的,也是快!军工厂的生产只为造船厂生产的军舰服务!”

一对一模式?

许栋国眼前一亮。

三者都走精细化路线,一对一服务,900亩倒也勉强够用。

似乎想到了什么,他连忙诧异道。

“下一代军舰到底有哪些技术方面的突破,居然需要单独的军工厂为其服务?”

“有!有很多!”苏定平解释道:“新一代的近防炮,所适配的弹药几乎都要重新锻造!”

“而不论是051c上或者052b,都是沿袭之前军舰的近防炮弹药体系。即便052b对近防炮做了一定升级,但弹药依旧是原来的,增幅有限的很!”

说着,苏定平又取出一份资料递过去。

“首长,这是052b未来改良所适用的新一代1130近防炮,对于弹药的要求非常严格。”

许栋国接过去扫了一眼。

炮管由7根增加到11根,他并没有太大的直观性感受。

但是,当他看到一分钟11000发的推算数据,嘴角忍不住一抽。

这对炮架的技术要求高,对于弹药的技术、先进程度要求更高。

光近防炮上的多款弹药,就需要重新设计、研发。

如此高要求的弹药,其他军工厂能不能接得下,他心里还真没有把握。就算能接下,估计也只是其中的个别几款弹药。

而且那些军工厂、造船厂一方面人员众多,另一方面或多或少有一些外籍专家在,很难保证不泄密。

这些,都是要高度保密的。

看完之后,许栋国将资料递了回去。

接过资料,苏定平继续道。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