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85章 麻袋(2)

蟆镜,又有意修饰了发型,加上身份证上的照片还是一年前那个胖妞,老板只扫了一眼,就痛快地给商叶初开了房。

商叶初钻进包间里,迅速打开电脑,在网页端登录了微博。

在搜索框里输入“作家董鸿涛”这几个字,回车一按,商叶初点进了此人的主页。

作家董鸿涛虽然昵称里带着“作家”二字,其实已经很多年不写书了。现在的身份更像是影评人。此人微博有一百多万粉丝,但互关好友中有不少文艺圈中人,影响不容小觑。

他的最新一条微博,赫然就是苏歌刚刚转发给商叶初的东西。

那是一篇长文章,这么短的时间内,转发量已经突破一千五了。

我发布了头条文章:哑婆——讴歌苦难、奴颜媚骨、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一部目的性明确的“乡土”之作。

只看一眼这篇长文的标题,商叶初心里就暗叫不好。而这篇文章的内容,更是看得商叶初眼皮直跳。

国庆档电影风虎云龙,群英荟萃。作为一位电影爱好者,我当然也不能免俗,迈进了电影院。

在观看完烈土与窒息二十四小时两部大片后,难免心潮翻涌,热血沸腾。本觉得国庆档看这两部电影已足,忽见朋友圈中有人推荐哑婆这部电影,并赞之为“今年最好的电影”!

何等电影,才能被称为“今年最好的电影”?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买了一张哑婆的电影票,走进了电影院。

近两个小时的观影,我如坐针毡,在看到结局那一刻时,更是长出一口气:果然如此,又是如此。

奴颜婢膝的“麻袋”电影,再次卷土重来。

何谓麻袋电影?许多年轻的朋友可能已经不熟悉这个名词了。在早年,有这样一批导演,专门以拍摄苦难、苦情、贫困、落后、愚昧的小世界为己任,靠着夸大并贩卖城市边缘或乡村的苦难与伤痕,迎合中产阶级刻板印象中的“底层”审美。打着“暴露丑陋”的旗号,去国外电影节上卖丑卖笑、抹黑我们的底层人民,赢得一两盏洋大人的奖杯!

用红艳艳的人血馒头,赚取金灿灿的虚诞荣誉!

在这之中,尤以张弥导演的作品麻袋衣为最。因此,这一类型的电影,被称为麻袋电影。

近些年,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意识的提升,这些麻袋电影渐渐失去了市场。我已经很有几年没见过这一类型的片子了。有时甚至连我都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