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八章:熵噬 暂停(2)

喃自语,眼中泛起泪光。这些顽强的生命种子不知通过何种方式在熵噬中存活下来,此刻正等待合适的时机萌发。在他身后,莉娜抱着熟睡的小汤姆,手中的辐射检测仪发出轻微的蜂鸣声,数值显示这里已经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户外活动。

幸存者们很快在废墟中建立起临时营地。他们发现,那些由星尘孢子培育的作物种子在改良土壤中长势惊人。这些作物保留着旧世界的基本形态,却有着金属般的光泽,能够在低光照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当第一株变异小麦结出饱满的麦穗时,整个营地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莉娜将麦粒磨成粉,为小汤姆做了一碗简单的糊糊,孩子贪婪的吃相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红了眼眶。

乐土环带中的幸存者则发现了更为惊人的现象。生命树周围的区域成为了安全区,其生物光晕能有效屏蔽残余辐射。环带的部分循环系统在生命树能量的驱动下重新启动,开始净化空气和水源。那些曾经冷眼旁观的云民,此刻正用它们残存的传感器分析着生命树的能量场,试图破解这种将生物能转化为环境修复力的奥秘。

社会结构的重塑

资源的稀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新的社会分化。在大陆上,以格雷为代表的务实派主张分散生存,利用各地的资源建立小型聚居点,逐步恢复农业生产。他们遵循着拓留下的耕作方法,在每片可利用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将古老的农耕智慧与辐射环境下的生存技巧相结合。这些人形成了松散的“地脉联盟“,用古老的方式守护着新生的希望。

而在乐土环带,一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正在形成。以云民和部分科学家为核心的“星环议会“诞生了,他们掌握着环带中残存的先进技术,试图通过分析生命树和艾拉的共鸣信号来寻找对抗熵噬的方法。议会内部形成了严谨的层级制度,资源分配严格按照对重建工作的贡献度进行,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的特征。

最为特殊的是那些游走在两者之间的“拾荒者“。他们驾驶着改装的vehicles,在废墟中寻找可用的物资和技术残骸。这些人既掌握着古老的生存技巧,又熟悉先进科技的基本原理,成为连接新旧世界的桥梁。他们中流传着关于“拓的遗产“的传说,相信那位牺牲自己化为生命树的农夫留下了对抗熵噬的关键线索。

三个群体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冲突。地脉联盟需要星环议会的技术支持来改良作物,议会则依赖地面的农业产出维持运转,而拾荒者则在两者之间扮演着贸易商和信使的角色。这种微妙的平衡维系着人类文明的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