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保留数据并分析。”
老马的动作顿住了。“星图协议”——这四个字像根针,扎醒了他昏沉的意识。他赶紧调出信号详情:那是一段极其简洁的二进制代码,前半段是轨道修正参数(偏转角0.3度,推进器启动时长0.5秒),后半段是一行纯粹的概念信息,没有文字,只有直接注入意识的警告:“规避:高密度碎片云,未标注于现有星图。”
“这也太扯了。”老马嘀咕着,却还是把数据发给了诺亚——云民对未知信号的解析能力最强。三分钟后,诺亚的投影出现在控制中心,淡蓝色的光落在屏幕上,数据流飞快地覆盖了信号详情页:“编码结构存在星尘的独特签名——他在‘彼岸号’时期,习惯在数据末尾加入猎户座β星的坐标哈希值,这里有。”
“可他已经”老马的话说到一半就卡住了,喉咙里像堵了团湿棉花。
就在这时,“守望者-07”的决策灯突然变绿:“根据安全协议第5.3条,未知导航信号若携带可验证签名,且风险提示明确,执行最低能耗规避操作。”话音刚落,屏幕上的“探针-7”突然亮起一道微弱的蓝光——那是压缩氙气推进器启动的信号,探测器的航线轻轻拐了个弯,偏离原方向0.3度,像条灵活的鱼避开了看不见的障碍。
“这要是误判,可是浪费能源。”老马叹了口气,心里却莫名有点发紧。他盯着屏幕上的探测器轨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每一秒都过得像一个小时。
六分钟后,屏幕突然跳红——高精度雷达扫描结果出来了。在“探针-7”原定航线前方120公里处,一片直径约5公里的碎片云正静静地悬浮在小行星“谷神星-β”的阴影里。碎片云里全是旧时代飞船的残骸,钛合金框架、铝合金管道、破碎的传感器镜片,密度高达每立方米120块,最小的碎片只有指甲盖大小,最大的则有汽车那么大,像一群潜伏在黑暗里的鲨鱼。
“我的天”老马猛地站起来,椅子被带得向后滑了半米,“要是没拐弯,探测器的太阳能板会被划成筛子,传感器也得废!”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手指指着屏幕上的碎片云,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
“信号源签名比对完成。”“守望者-07”的合成音再次响起,这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与星尘消散时广播的‘导航协议’签名哈希值一致度99.99%,确认来源为星尘。”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控制中心的沉默。老马呆呆地站在原地,眼泪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