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承认,于是朝李卫国点点头。
李卫国又找到王大拿,也跟他商量一下,王大拿也不敢怠慢,连忙找媳妇和儿子研究去了。
“国子,种水稻能行不?”徐大舌头就在旁边,也问了一嘴。
李卫国点点头:“徐叔,我觉得能行。”
上午九点整,公社的孙主任和几名干部,骑着自行车来了,他们也是参加这次分地的。
场地中间摆了两张桌子,还有几把长条凳,老村长请孙大胡子落座。
大胡子摆摆手:“这大冷天的,坐着更冷,站着还能活动,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吧。”
首先当然是孙主任讲述一下上级的精神,也强调了一下大包干的好处,最后还给大伙鼓鼓劲儿。
然后是王队长宣读方案,大体是:每名社员,不分老幼,都能分到六亩的口粮地。
原则上,采用抓阄的形式,抓到哪块地,凭天由命,谁也别埋怨。
还有一点就是,土地的肥力各有不同,像是村子南边的洼地,就是靠着江边和水库的,可以多分两亩,毕竟那边的产量肯定要低一些。
念完之后,还要征求大伙的意见,村民也提出来一些疑问,赵广定先冒出来:“今年把地都分了,那明年俺媳妇要是生娃,还有没有地?”
这个问题很关键,农民就指望着这点土地呢。
王队长嘿嘿两声:“你个老小子能不能生出来还不一定呢,就惦心上了是吧。”
人群一阵哄笑,还不知道是谁嚷嚷一声:“广定现在可勤快了,最乐意蹚地!”
这下子大伙笑得更欢了,都知道这个典故。
王队长挥挥手,开始说正事:“这个问题呢是这样,咱们分地之后,原则上是三十年不变,在这三十年里,掉头儿的不收地,新增的不加地。”
意思就是说,就算家里的老人过世,土地也不收回;同样道理,有新出生的,也不再给分地了。
看到大伙都没有意见之后,王队长就把准备好的盆子拿出来:“这里面有五十六个阄,先排顺序,等到时候再根据各家人口的多少,依次丈量,咱们先说好,量地的时候,都是从西往东,下边咱们就开始抓阄。”
会计谢老抠拿出花名册,开始唱名。
到这个阶段,大伙都不由得紧张起来,一瞧那些地块,他们就都知道,前四十号都在北岗,是旱涝保收的好地,都希望能抓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