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4、自然派(2)

已经隐隐是文坛领袖的别林斯基的严厉批评。

痛苦之下,他一度中止了写诗。

不过精神上痛苦归痛苦,但生活总归还得继续过,不然多半会变得更痛苦。

因此这位老兄开始为农民代写书信、拟呈文,为商人写广告同时坚持文学创作。

而命运的转折点也很快就到来。

经过长期的摸爬滚打,涅克拉索夫摸索出了文化市场的一些路数。他发现法国巴黎出现的“都市生理学”、“自然主义”写生很受读者欢迎。简而言之就是这一系列集刊描写的都是巴黎底层人民。

这恰巧与俄国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的鼻子、外套等小说体现出来的俄国文学新风尚不谋而合。

而涅克拉索夫也是本能地察觉到了这种新风尚的巨大潜能,开始竭尽全力为此奔波。

并从1845年开始,编辑了一套描绘俄国底层人民生存状况的集刊。

这当然招来一些保守人士的强烈不满,认为这类作品专门写“污秽”的主题,是缺乏艺术美的‘自然派’。

保守人士反对,可此时的文坛领袖别林斯基则是完全站在了涅克拉索夫这边,接过了“自然派”一词,并极力赞扬“自然派”敢于写真实,具有敢于揭发俄国社会阴暗面的人道主义精神。

也就是说,这是俄国由浪漫主义趋向现实主义的转折点。

至于说这项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样说,在这个潮流之后,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带领着俄罗斯文学一跃而起,成为世界文学当中一座绝不容忽视的高峰。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而当下这个时间点的话,涅克拉索夫固然年轻,但已经跟圣彼得堡的众多知名人士交上了朋友,称得上已经在文化界打开了局面。

而他目前大概是已经正式投身于出版事业,正在为筹办彼得堡生理学而到处奔波。

至于说米哈伊尔,无名小卒中的无名小卒。

但涅克拉索夫很明显要比米哈伊尔郑重得多。

此时此刻,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米哈伊尔也是伸出了手同对方握在了一起,接着便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你就是那位出版了幻想与声音的诗人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吗?”

“是我,您听说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