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对,就见刘翊鼓励的向着刘协点点头。
刘协立时犹如被打了强心剂一般。
“诸位爱卿,朕自即位以来,朝堂屡经动荡,先有董卓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后逢李、郭专政,内兼二军,外统关中,擅断万机,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今幸有右将军樊稠,光禄勋宣璠,南屯司马董承,羽林郎刘翊等人,奉朕旨意,尊立庙堂,诛夷逆暴,擒拿逆贼李利,胡封!使得王道兴隆,光明显融,长安光复,此皆诸贤卿之功也!”
皇帝的话说完,在场众人尽皆山呼:
“长安光复,皆陛下恩威!”
齐齐的呼声震动宫门。
这当口,董承急忙站了出来!
一直盯着他的淳于嘉眯起了眼睛。
他上前两步,站在了台阶之上,转头向着在场的诸卿大声喊道:
“诸公,当今天子,年方十三,便能设计诛贼,光复朝局,实乃岐嶷幼主,今去掣难,必为中兴之主!乃真圣王也!今海内动荡,四方扰攘,正是请圣主执掌朝政,光复社稷,再兴大汉之时!”
说罢,便见董承转头跪倒在台阶之下,冲着台阶上的刘协高声喊道:
“臣董承,叩请陛下亲政!!”
适才还是喧闹不以,山呼海啸的群臣顿时都冷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让幼主亲政是不是早了点?陛下毕竟才十三岁啊。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樊稠突然懒洋洋的抬起手。
随后,便见一众西凉将士一同高举兵械,齐声高呼:
“恭请陛下亲政!!”
在场的士兵不下数百,齐声呐喊,可谓响天彻地!
有些朝臣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了。
唯有淳于嘉,张喜,杨彪等三公九卿,镇定自若。
淳于嘉眯起了眼睛,失望的看着董承。
嗨!还以为有什么手段,终归还是这点小把戏而已。
这种时刻,若不使陛下亲政,何以挡李傕?犯得上这般大动干戈?
看来他和樊稠是一丘之貉。
最恶心的,是此人居然这般着急,抢在老夫等人之前谏言亲政?你以为你立下了功劳,就可以僭越我等之上?你眼里可还有老夫?
终归还是嫩了,看来长安今日之变,也是他瞎蒙碰上的!
呵呵,就你这样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