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章 狮子大开口(2)

汉时期,徐州主要的粮食作物有三种,分别是粟米、小麦和水稻。

水稻对种植的要求最高,不但要求水源充沛,对日光和土壤肥力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它的产量却是最高的,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三石以上,上田甚至能产出四石以上。

小麦则次之,对土地的挑剔没有水稻那么厉害,产量也不如水稻,但也超过了三石。

粟米则是最低,但也最好种植,不但耐旱,对土地的要求也最低,可它的产量也是最少的。

每亩粟米产量仅仅只有两石不到,不过粟米可以复种,每年的产量也能勉强到三石。

汉代的粮食产出比大致为1:20左右。

也就是1石种子,能出20石粮食。

虽然不同的粮食会有细微的差别,但大致上是这么个比例。

刘封这次屯田,计划屯500顷水稻田,1000顷小麦地,2500顷粟米地。

总共4000顷,按照一亩需要10斤种子来计算的话,那需要八百万斤种子,

汉代一石为120斤,那差不多换算下来就是三万石各色粮种。

4000顷土地相当于40万亩地,汉代一户农民,一般可精耕80亩田地,那就需要最少五千户民户。

按照平均一户最少4人来计算,那就是两万人。

刘封最少要为他们准备半年的口粮,以支撑到夏收以后。

两個成年人每个月需要3石粮食才够生存,这时候副食品非常少,至于肉几乎没有,只能靠粮食来提供能量,所以人的饭量是很大的。

这么一个四口之家,两大两小,每个月最少需要五石粮食。

毕竟这些农夫是要屯田的,不吃饱,是没有力气干那沉重农活的。

五千户家庭,刘封就要为他们准备十万石粮食,好让他们支撑到收获。

这投入是相当大的,可一旦屯田成功,屯田的收益也是极其丰厚的。

光粮食这一项,每一季就能产出六十万石粮食。

即便刘封比较厚道的五五分成,那他也可以净入三十万石粮食。

而三十万石粮食,足够负担刘备再养五千军队一年的开销。

况且这还只是第一季收获,以东汉末年农业的成熟度,很多作物都能两年三熟,甚至是一年两熟。

只要屯田运营得当,第二年开始,产出的粮食很可能直冲百万石,这还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