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罢了。暑期的这一段行程,在和那国的时候最长,当然看过的和走过的地方也更多,感受也要深刻的多;而在离高的时间相对就短一些,去的地方也少,不过看到它和自己早先在德安府乡下所见的那份熟悉的感觉差别却并不大。好多的地方虽是第一次见到,但又恍若曾经识得过的一样,这里的风土人情差别很大,待人接物也很有不同,给亨亚日的感受也并不少。只是在两地接触的寻常人不多,往往也只是泛泛,对人的影响往往共性比个性认识要多不少。当然,行程中遇到的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也都给亨亚日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三天里,亨亚日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读史,偶尔才会和葛谢二人到码头的集市上转一转。四处看一看,散散心,吹吹海风,消解一下暑气和疲劳,日子过得倒也是惬意。时间在这不疾不徐中缓缓流逝,也终于在等待中到了出发登船的时候了,三人上午登船,下午就到了全洲的吕口港,两地之间海上的距离并不远,如果走陆路的话,辗转起来却要走上千里的路了,而且还一路多山,远不是三五日就可以到达的地方。
仨人在吕口港下了船,凝目四望,这吕口港的样式和规模比元山港要稍大一些,但就港口的发展来看,两地差别并不大,但就来往的船只来说,这里看起来却要多了很多,又以到和那国和中央帝国本土为最,只乍一看下,这其中往返和那国的应该会要更多一些。港口周围并不像和那国的那些繁忙大港一样,周围高楼林立,商业繁华,和它们相比反倒更像是一个后起的渔村,一个临时的中转站一般。除了港口专门设置办理港务的一幢二层小楼外,其余的看起来就是原本居住于此的镇民的民居,看来港方也并没有修整这码头和地方的意思。
三人下船之后的时间尚早,只是这边的地理、人情都不大熟悉,即便再急于往太苍港而去,倒也不急这一时三刻的磨刀工夫。虽说也还未到需要投店住下的时候,但一些基本情况还是得打探一下才好,而打探情况莫过于住店,通过询问店家这见多识广的多面手,能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三人先在港务处问了一回,这港务处却是和那国人在把持着,见来问事的人和那国话说得很好,再从衣饰打扮和做派来看,以为三人是和那国人,于是话说得既热情又客气。只是对三人的实际问题知道的却也不多,他自己也是新来未久。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问到有没有从吕口到太苍的船时,港务员却摇了摇头,说两地的距离很近,并没有官方的船只来往,只有民间船只摆渡,但未见得安全,并不建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