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事,有的则不能呢?不说现时,就说历史上,那些有天份之人,又究竟有多少最终功成了呢?所以除了要用好自己的天份之外,努力、家庭、交际、机会等等吧,不一而足,影响的因素很多,但看你自己能不能抓住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要靠自身的。当然了,有些身外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当中没有谁比谁更重要,但看你自身如何选择取舍了。只是你自身要对你的选择负责,承受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后果好的,自然就能成事;不好,自然就会失败。至于最终能够承受与否,又是另一回事了,成事的裹足不前,事败的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事情未定之前,谁都说不好。只是有一点却是一定的,就是承受不了自己所做选择后果的那些人,必然会万事皆休。”
“贤弟却是说的很好。”
亨亚日对师长间的对话自然是插不上嘴的,只是听完之后,受到的启发很大。倒不是说杨彦之的那些夸赞之语听起来实在顺耳,而是所说之事切中了自己的心思。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那有用之才在这历史长河上是浩若星海,然真正在史上有一笔的又有几人呢?有一部分因素固然是受笔者听闻、识见、偏颇所限,有所遗漏,但自身太过高看了自己,也是不行的。你说你行,那不是真的行;众人说你行也未见得就真的行;世人说你行,你才可能是真的行。然行的程度要达到世人都认可这般程度的,才不枉天生我才必有用。人诗仙是可以这么说,也可以那么洒脱,你自己说,那就贻笑大方了。
散步归来的时候,亨亚日和诸位师长行礼告辞。回了房间,亨亚日先把今日的日志记完,之后就捧起拳经看了起来。这过目难忘的天份对默书这件事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不管你多么生僻的字,一旦看过、查明,再多读几次之后,都会记的很牢,特别是这种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时候。当然了,过目难忘并不是说你在墙上帖了一整墙的报纸,数万、数十万的字,然后让人整个看一遍后,他就能凭着难忘,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给你复述出来。那却不是难忘,那是不忘,这其中的差别就太大了。而是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他能记住他所看到过的主要部分,例如标题等等,要是给他充裕的时间的话,例如十天,甚至一周的时间,他或许是可以办到的,只是没有人会去用这种办法去考验过他,当然也没有用这种方法去考验的必要。如果真有人去作那种考验的话,或只是表演或炫耀,尽是些无用功罢了。那其实是闲的蛋疼,那最终能确认的也只是真的疼,蛋疼,而且还不止是一个蛋
第二日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