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过年正酣(3)

打开荷包的节奏既快又频繁,这其中也有些是亨亚日所做的贡献。作为同行中的少年,自然在此情此景之下,也未能免俗,谢明宇也多次打开荷包,让亨亚日一路上口中吃着,手里拎着。在这大家都是如此的情形下,就连葛自澹也不去要求亨亚日吃东西时,务必要注意场合和形象了。喜庆时刻,不为那败兴之事。

年俗大街四周并没有想象的那种热闹,来来往往的都是各户人家宾客迎来送往的,留在家里的往往都是在做着各种游戏。和大年三十杨家的场景也差不多,主家准备着丰盛的餐食,来拜年的客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玩游戏。不过会馆大街却别具一格,有两家会馆唱起了对台戏,在大街广场的两端分别搭起两个戏台,一家请了当地戏曲剧团来表演当地戏曲曲目,另一家却是请了内地家乡的乡音剧团,表演家乡的戏曲曲目。两边相隔的并不是太远,各自依依呀呀的唱着,这广场上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三人到了这偌大的广场边缘的时候,前面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的,虽说珠港这边天气宜人,但是这大太阳还是晒人的很,可人们热情不减。

这不由让亨亚日想起往昔在德安府时,每逢过年,城里总会有人请多家的外地知名的戏班过来为城里的居民公演。这是全城最为热闹的高峰,不说城里,就是城外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动起来,围绕着巨大旷野上安置的戏台,一连十数天里,在这天寒地冻的室外,甚至是风雨无阻的,每日里都要唱个五、六个小时连台戏,观众的观戏期盼和热情可不是这四五个小时的寒冷和点点雨雪可以浇灭的。台上台下,甚至各台之间,有形的,无形的较量又给每个人心中添了把火。不单单是观戏的人群,就连那精明的生意人都在这里设置了固定的摊位,安抚了众多等待观戏人的急躁心情。珠港这里的戏台和内地一比,确实要小上很多,可能这种事较内地寻常得多的原因吧,只人们的热情相差不多。这大概也和珠港本地的风土人情有关,这里人们在暖如春日之时会有更多的好去处,所以才不会像德安府的那般冬日萧瑟,百无聊奈,人们才会对仅有的娱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轰动。不过现场的人也实在是很多,这也是亨亚日自来到珠港后,所见到的人口众多且人群最为密集的地方。

三人在远处各听了一阵戏曲,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结束了上午的行程,开始往杨宅回行。只这一趟的异地观年也算不虚此行,好多的热闹之处,无论何地,看上去都有着形式上和本质上的相似,人们被压抑了一年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些天里或多或少的可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