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仆仆的上了楼道,果然看到一窝蜂人堵在这:“借过借过”
“你哪个学校的?”
“我大红鹰学院的。”
那是他曾经考察去过的一个地方。
问话的人明显愣了一下啥玩意儿?
给我干哪儿来了?这还是国内么?
一路打哈哈挤到了最里面,早就联系过的俞景辉三长一短敲了门。
片刻后,门短暂开合,俞景辉迅速溜了进去。
把外面的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啥大红鹰学院啊?这么有实力么?
俞景辉进门后,看到的是一张餐桌,于晓丽、翟达、卢薇正在吃饭。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六点出头
翟达端着饭碗,惊讶道:“您这么快?怎么来的?”
俞景辉拉着翟达的手:“这不重要翟同学,卢同学,欢迎加入哈工大的大家庭啊!你们绝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还没加入呢,坐下说吧,老妈添双筷子。”
“行啊,就是没准备第四个人的饭。”
“那要不就算了?俞老师您先坐沙发,离得近我怕您馋。”
俞景辉:
我还能不算了硬要吃一顿么?
其实他也挺饿的
倒也没晾着对方,翟达倒了杯茶,一家人加快吃饭进度,而后和这位远道而来的哈工大招生办主任,好好坐下聊一聊。
“俞老师,感谢您专门跑一趟,之前电话里也沟通过了,我对哈工大意愿比较高,但还有一些问题想先了解再决定。”
“我之前查到,贵校正在探索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叫‘一生一策’,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么?”
俞景辉人已经坐进状元家了,心里也安稳了许多。
刚才一路最慌的其实是他自己
生怕清大、京大的人,把这两位状元提溜走了。
这可是两个呀!双开门!
“咳咳,所谓‘一生一策’,就是针对顶尖学生,为其专门定制本科阶段的培养策略,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一起探讨的内容,叫‘院士本科班’”
先说“院士本科班”,哈工大共有近百名校友是两院院士,其中专职在校的大概二十多位,院士本科班就是从本科阶段开始,就由在校院士亲自负责培养。
院士自然不会上所有课程,比如大抵不会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