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吧大概从小学起,我就会写一些小故事,那时爷爷有一张大书桌,我在一旁有一张小书桌”
陆思文回忆起那个温暖、明亮的书房。
自己经常神气的举起满是错别字,甚至用拼音代替的纸,嚷嚷着让爷爷认真去读自己的大作。
想想就觉得有趣。
那时陆泽涛和钱雅蓉工作都很忙,正是事业上升期又脱不了手的阶段,她是在爷爷身边长大。
有时候她会反省,自己喜爱写作,会不会只是小时候想要引起爷爷的注意,期待着坐在爷爷的腿上,听老人点评自己的稚嫩文字
她曾经以为,此时已经属于翟达的那只英雄钢笔,是自己和爷爷的纽带。
但现在才明白,文字才是,写作才是。
陆思文看着前方,来来往往,皆是行色匆匆的赶路人,拉着行李箱奔跑或疾走。
当时若不是在翟达的鼓励下选择坚持自我,也许自己也会这样。
带着一个箱子,去陌生的国度然后年复一年,断了那故乡的纽带
而不是如今,进入了京大中文系,也拥有了足以出版的作品。
陆思文拉了拉翟达的袖口,让其转过头来,认真而热忱道:
“翟同学,颁奖典礼的时候你说:是因为我才机缘巧合走上写作道路,其实对我来说也一样。”
“如果没有你,我不会是现在的我,也不会是未来的我谢谢你。”
宝石般的眼睛带着动容。
翟达被盯的有些不好意思这作家文笔练好了,说话也开始文绉绉了。
他还是喜欢以前的陆泽涛,一句“牛逼”包天下。
陆思文突然振奋道:“我决定了!我不赶时间了,也不会去强求和翟同学一起发书!我会将自己的处女作修改到足够优秀的程度,哪怕一年、三年、五年!”
她知道自己不是有天赋的那个,尤其是认识翟达后越发确信这一点但写作这件事,她是认真的,不会得过且过。
翟达看着陆思文,确认了这个姑娘有甘于寂寞的勇气。
但还是摇摇头道:
“拖字诀未必都是正确的,文字和人一样,改太多次会失去敏感,而且这几年悬疑类正是热门,过几年就未必了”
陆思文刚刚鼓足的勇气又泄了一小半。
嘟起嘴唇:“那怎么办”
翟达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