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蝉声塞耳。
昭德坊内,一棵参天银杏树下,有一个小亭。
一品服饰,仪容甚伟,锦缎耀目,粉底皂靴,上首坐的正是当朝少宰叶青。
叶青在此开坛收徒,学生是西北将门姚家二子,姚平仲、姚平逸兄弟二人。
束脩之礼,一如寻常,不同的是这次又三个师兄在旁边,叶学越来越昌盛了。
昭德坊外院的杂学家,更是纷纷到场。
姚夫人折浣香还有几个姚家的长辈,也在一旁就坐,脸色都挂着喜色。
姚平仲虽然不如弟弟俊朗,但是叶青十分喜欢这个赌友,现在的学生。
他为人豪迈,义气干云,又是个能打的小将。若不是冯庸那厮嫉贤妒能,害怕他到皇帝跟前乱说,也不至于被逐出军中。
这样的人,当一个元帅或许不行,当一个大将是再合适不过。
睥睨冲锋,陷阵破寨,好似当年吕布手下的高顺一般。
“小太尉”姚平仲偷偷看了一眼,发现今日到场的,都是些派头十足的官员。
自己的恩师势力如此之大,将来自己是不是可以求他,重新安排回军中。
收下学生的礼物之后,叶青挥了挥手,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吴敏和冯慧上前,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盒子,和自己当初收的一样,都是上品的文房四宝,这次还多了一个千里镜。
然后叶青又准备了七块玉牌,上好的和田玉上,刻着一个“实”字,赐给七个弟子。
马扩和宇文虚中在女真回不来,由吴敏保管,提醒自己门下的学生,这一门的宗旨便是一个实干。
叶青在金殿豪取状元之时,剽窃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好应了如今的门风学风,便是做任何学问,都要落到实处,有的放矢。
在众人的围观下,叶青于小亭中,给学生们上了一课。
他是儒道两门的大家,天生说话就容易让人信服,毕竟在儒学他是状元出身,谁敢说状元无才。
道门他是神霄道教副掌教,延庆观师叔祖辈的高人,皇帝御赐的侍辰羽客。
这一讲,便讲到了黄昏,周围的人不管是什么出身,什么学识,都听得津津有味。
因为叶青讲课不讲假大空的真理,只是说一些人人的都知道,却都不懂的学问。
比如说两小儿辩日,孔圣人不懂的事,叶青